近幾年黑天鵝出現的機率愈來愈高,市場一直處於動盪邊緣,如果你沒有財務報表做依據,那你根本不是在做決策,而是在賭命。老闆一定要有財務觀念,不只知道什麼東西在賺錢,公司現在賺不賺錢,更要知道下個月現金夠不夠。不然哪天倒掉了,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本文節錄自《小電商賺大錢》一書,作者:Mocoo Lee,商周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常常看到有些老闆「覺得」自己生意很好,怕缺貨就進了一堆貨來賣,後面結算下來發現「賣一單賠一單」,然後他就縮手不敢行銷。結果貨囤在倉庫賣不完,最後變成現金黑洞。
也有人以為接單愈多愈好,沒有考慮到收款條件是90天,帳上應收貨款愈來愈多,銀行的現金卻愈來愈少,最後發現自己軋不過了。這就是典型的黑字倒閉,明明有營收,卻因為帳上沒有現金,公司就倒了。
再來是在電商最常見的,廣告一打訂單就狂進,看起來很爽,但是根本沒算過利潤,廣告亂下,折扣亂給,搞一堆行銷活動,只為了追求營業額,最後發現賣愈多,愈越多。投了幾十萬廣告費,營收破百萬,結果算下來是賠了一屁股。
有一種老闆非常危險,做重大決策沒憑沒據,開新店卻沒估算要賺多少才會回本,多請人卻沒算固定開銷,進貨也沒有考慮倉庫還躺著一堆存貨。市場好的時候或許還不會出事,但就怕市場的黑天鵝事件出現,公司可能一下子就沒了。
尤其是近幾年黑天鵝出現的機率愈來愈高,市場一直處於動盪邊緣,如果你沒有財務報表做依據,那你根本不是在做決策,而是在賭命。更糟的是,你甚至不清楚公司真正賺錢的地方在哪。搞不好10個產品裡面只有兩個在賺錢,其他8個都在拖後腿。但因為沒做損益分析,你完全沒察覺。
公司看起來很忙,生意好像很好,實際上沒有淨利甚至賠錢,或是只賺到了存貨跟應收帳款,一整個在做白工。
所以老闆一定要有財務觀念,不只知道什麼東西在賺錢,公司現在賺不賺錢,更知道下個月現金夠不夠。不然哪天倒掉了,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延伸閱讀│創業3到「錢到、人到、技術到」:預備周轉金至少要夠撐「這麼久」)
老闆要懂的3張財務報表

重要的財務報表1. 損益表:看你到底有沒有賺錢
損益表的作用就是回答最關鍵的問題:你到底有沒有賺錢?
它會把你的營收逐項加總,然後扣掉所有的支出,包括成本、薪資、房租、雜支……最後算出淨損金額。換句話說,損益表就是你公司商業模式的縮影,一眼就能讓你看出這個商業模式跑不跑得動。
更進一步規劃,損益表不只能用來看公司整體的經營狀況,也能拆解到每個專案與部門:開一間新店應該要有預估的損益表,做一次行銷活動要有專案的損益表,甚至每個部門可以自己生成損益表。做到這麼極致,你就不再只憑感覺經營,而是真正知道公司賺不賺錢了。
重要的財務報表2. 資產負債表:看你公司現在值多少錢
這個表的功用是幫公司打即時成績單,也是一個總體的儀表板。
左邊欄位是「資產」,記錄現金、庫存、應收帳款、固定資產等資訊;右邊是「負債」,記錄短期負債、長期負債、應付帳款、股東權益等等資料。
我們不用一開始就看速動比、資金流動比這些進階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欠多少錢,公司值多少錢。經營公司但完全不了解這些數據的老闆其實非常危險。
重要的財務報表3. 現金流量表:觀察你會不會缺錢
這張表就用來觀察你手上有多少錢能動用?錢是愈滾愈多,還是愈來愈少?
如果發現未來可能出現資金缺口,就要進行新一輪的股東增資,或是跟銀行融資。反過來說,如果經營情況良好,現金充裕,你可以思考是不是進一步去做業外投資,或者把錢分紅給股東。
當老闆不能只看銀行帳戶的餘額來決定事情,3張財務表才是你真正該依靠的儀表板。
這3張表合起來,才能真正告訴你公司現在狀況好不好。
(延伸閱讀│和有資源的人合作,和沒退路的人共事:一個創業者可不可靠,從這件事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