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突破歷史新高後又下跌,現在是黃金投資的好時機嗎?時常聽到「買金保值」,投資黃金市場雖然沒有利息收入,但被視為投資避險或分散風險的方法之一,也可視為抵禦通膨的工具之一。買投資黃金有很多方式,像是實體黃金、紙黃金、黃金ETF等等,當中實金更有分金條、飾金、金幣等等。《遠見》一文整理,為你提供最完整的入門指南,解析黃金存摺、黃金ETF的優缺點。
為什麼要投資黃金?
在配置資產時,黃金往往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雖然它不像股票會發放股息,也不像房地產可收租金,但從全球投資人、各國央行的偏好來看,其魅力難以輕忽。這背後有三大核心價值:價值儲存、對抗通膨、市場避險。
首先,「價值儲存」意味著黃金的稀有性:總量有限,不像法定貨幣可以無限印製,正因此它長期被視為跨越文明與國界的財富共識。即使金融體系崩盤、貨幣信用動搖,黃金依然可作為可靠的資產儲備。
其次,「對抗通膨」的角色極為重要:當政府大量印鈔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物價上漲時,實體資產如黃金相較而言更能抗衡通膨侵蝕。再者,在實質利率下降、負值的情境下,黃金作為「零孳息但實體可見」的資產,其吸引力亦會上升。
第三,「市場避險」是黃金長期被看好的另一面向:當全球經濟出現衝擊、地緣政治動盪、金融市場震盪時,投資人傾向從風險性資產撤出、轉向被視為「資金避風港」的黃金,金價因此在這類時期容易上揚。過去金融危機、疫情期間的經驗印證了這一點。
投資黃金的優點與缺點
在下定決心進入黃金市場之前,必須先理解其雙面性。
優點
● 出色的避險工具:當市場崩盤或經濟震盪,黃金往往能發揮保護資產的作用。
● 抗通膨與通縮:無論通膨還是資金緊縮,黃金皆具保值潛力。
● 與其他資產相關性低:黃金價格走勢與股票、債券同步性低,是分散投資的重要工具。
● 全球流通性高:黃金是國際公認的「硬通貨」,變現能力強,且不受單一國家信用風險限制。
● 市場透明度佳:價格全球連動,較不易被單一機構操控。
缺點/風險
● 本身不會生息:黃金不像股票有股息、債券有票息。唯一獲利來源為價格波動,若價格長期停滯,收益可能為零。
● 價格波動風險:雖被視為避險,但短期內仍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可能出現 10%–15% 的修正,如分析指出。
● 持有成本:實體黃金需考慮保管、保險成本;金融工具則有手續費、管理費。
● 交易成本與買賣價差:尤其對短線操作不友好。例如銀行黃金存摺買賣價差約 1.45%,買入就立即承受該成本。
- ● 將黃金與股票、房地產進行比較時可發現:股票代表成長、追求資本增值;房地產門檻高、流動性低、持有成本高。而黃金則為「防禦型」資產,適合用來穩定投資組合。
黃金投資方式有哪些?
以下為市面上主流的 8 種黃金投資管道,整理其適合對象、優點、缺點與交易成本/門檻,幫助你快速比較:
💰 黃金投資方式比較表
投資前先了解「黃金的交易成本」
黃金的交易成本:黃金一買一賣之間的價差。
相較於其他投資商品,黃金屬於流動性較差的商品,因此買入和賣出之間存在價差,這價差就是黃金的交易成本。
● 買入價:對方向你買進黃金的報價
● 賣出價:對方賣黃金給你的報價
● 交易成本:(賣出價 – 買入價)÷ 買賣均價
黃金投資風險評級與配置
🧭黃金投資風險評級與配置建議表
📈 小提醒
● 黃金適合長期配置:建議持有期至少 6~12 個月,才能平衡短線波動。
● 可搭配股債配置:在市場不確定時,黃金可降低整體波動風險。
● 不建議全倉黃金:因報酬有限且缺乏現金流,建議作為「避險與分散風險」工具。
黃金存摺 vs. 黃金ETF怎麼買比較好?
在目前市場上,對於新手來說最受歡迎的入門方式莫過於「黃金存摺」與「黃金 ETF」。這兩者差異關鍵在於交易平台與成本結構。如果已擁有證券戶、追求低交易成本與高流動性,「黃金 ETF」無疑效率更高。反之,若無證券戶,僅想透過銀行帳戶配置黃金,「黃金存摺」是簡便起點。但請務必理解其買賣價差偏高,不適合頻繁操作。
交易平台
● 黃金存摺:透過銀行網銀或臨櫃操作,適合已與銀行有往來、尚未開證券戶的投資人。
● 黃金 ETF:透過證券商下單,就像交易股票。適合已有證券戶並熟悉股市操作者。
便利性
● 黃金存摺:交易時間受限於銀行營業時間,相對較不彈性。
● 黃金 ETF:於股市開盤時間皆可交易(如台股每日 9:00‑13:30)。流動性與便利性高。
核心成本
● 黃金存摺:主要成本為買賣價差,通常約 1%。雖無額外持有費用,但買入即承受較高成本。
● 黃金 ETF:成本包括交易手續費/證交稅(買賣一次約 0.4%)及年度管理費(台股黃金 ETF 約 1.15%/年)。長期持有時管理費累積影響不可小覷。
影響黃金價格的關鍵因素
黃金並非只會一路上漲,其價格受多重因素牽動。掌握以下關鍵,有助於判斷進場與否或是觀望時機。
● 美元指數與利率政策:黃金以美元計價。當美元強勢,買進黃金成本上升,金價傾向下跌;反之,美元疲軟則有利金價。此外,當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時,黃金的機會成本提高(資金可投入利息工具),反之降息則為利多。
● 全球經濟數據:當主要經濟體如美國、中國的 GDP 成長強勁、就業數據良好時,資金往往流入股票或其他成長型資產,黃金魅力相對下降。相反,經濟疲軟時,黃金吸引力會回升。
● 地緣政治風險:戰爭、衝突、政局動盪都是金價的催化劑。此類事件會激增市場避險情緒,推升對黃金需求。
● 市場供需/央行買入潮:供給端如金礦開採量、需求端如珠寶與工業用途,當然重要。但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是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行為。當央行大量購金,就對金價形成堅實支撐。
● 通膨預期:市場若預期未來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投資人常提前布局黃金。這種預期本身即是推升動能。
從實際操作角度看,投資人可關注三大指標:Fed會議聲明、VIX恐慌指數的走向以及GLD(全球最大黃金ETF)持倉變化。這些都可作為判斷黃金進出時機的參考。
(延伸閱讀:黃金價格為何開始大跌?專家分析4原因)
黃金價格走勢預測
近期黃金市場經歷高潮與回落:2025 年10 月中旬,金價一度衝上每盎司約 4,381 美元的新高,但隨後大幅回檔,至 10 月 28 日大約落在每盎司 4,000 美元附近,較高點下跌超過 8%。這樣強勁上漲後的修正,代表市場在牛市氛圍中也必須面對獲利了結與技術面調整。
從機構面看,按照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各國央行連續第三年每年購金超過 1,000 噸;此外,摩根大通指出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新興市場央行透過增持黃金分散外匯風險,預估 2025 年仍有接近 900 噸的買入量。
各大投行對未來金價也有不同預測:
● 高盛(Goldman Sachs)將 2026 年底目標價上調至每盎司約 4,900 美元,理由在於央行持續買入與 ETF 需求回流。
● 摩根大通:預估 2025 年第四季可達約 3,675 美元,並在 2026 年第二季朝向 4,000 美元邁進。
- ●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指出:有機會在 2026 年看到每盎司 5,000 美元。
整體而言,雖然數字略有出入,但共識顯示:在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高企的環境下,黃金的長期上漲趨勢仍具有合理性。
投資黃金如何開始?
若你決定開始投資黃金,可依照以下三步進行:
步驟 一:評估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度
先了解投資目的:為何投資黃金?是追求短期價差、還是長期抗通膨?可承受多少價格波動?這會決定適合的工具是什麼。
步驟 二:選擇最適合的管道
● 若是小資族且已有證券戶,成本效益最高的美股黃金 ETF 為首選。
● 若只考慮台股市場,透過黃金 ETF 仍是便捷起點。
● 若習慣與銀行往來,且不介意較高交易成本,可從黃金存摺起步。
步驟 三:完成開戶開始交易
● 開立黃金存摺:登入網銀,尋找「黃金存摺」或「貴金 屬」業務,依指示線上簽署即可。(部分銀行可能仍需臨櫃)
● 購買黃金 ETF:透過股票下單 App,搜尋黃金 ETF 代碼(如台股 00635U/美股 GLD 等),設定委託價格與股數,送出即可。
完成上述步驟後,就可根據自身策略進行配置,不論是定期定額或一次買入。
黃金投資的常見問題
Q1:投資黃金需要繳稅嗎?
A:在台灣買賣實體黃金或黃金存摺所獲利,屬於「財產交易所得」,需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而買賣國內黃金 ETF,則與股票交易相同,賣出時需繳證券交易稅(約 0.1%),但獲利本身目前免徵證所稅。
Q2:投資黃金有最低金額限制嗎?
A:有的,門檻相當低。黃金存摺可從 1 公克或單筆新台幣 1,000 元起定期定額;黃金 ETF 則以「一股」為單位。目前市價一股可能只需數十元,一張(1000股)為數萬元,交易可以很靈活。
Q3:買黃金飾品也算投資嗎?
A:一般不建議將黃金飾品視為理想投資標的。因為飾品售價中包含設計費、工錢、品牌溢價,若要回售給銀樓時,通常以較低的飾金回收價算,買賣價差極大,比較難獲利。
Q4:國際金價單位「盎司」如何換算?
A:1 金衡盎司(troy ounce) ≈ 31.1035 公克。國際報價通常為「美元/盎司」,可依此換算為「台幣/公克」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