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每個世代喜好不同,讓人感到不幸的理由卻驚人地相似:在職場上受委屈、薪水追不上物價、社群媒體上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讓自己感到渺小。主流媒體卻對這些不幸興趣缺缺,只熱衷報導吸睛話題,用「MZ世代」這個標籤將年輕人簡化、標準化。若想真正理解年輕世代,我們應該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讓他們無法感到幸福?(本文節錄自《解鎖Z世代職場即戰力》一書,作者:林洪澤,商周出版,以下為摘文。)
儘管喜好各異,讓人們感到不幸的理由卻相似—在職場上受委屈、薪水永遠趕不上物價、社群媒體上其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讓自己感到渺小又失落。
不過,主流媒體似乎對這些不幸不感興趣,而只關注新奇、吸睛的話題,「MZ世代」一詞更是強化了這種風氣。
「草莓吃到飽,MZ世代搶著打卡」、「MZ世代沉迷威士忌」、「MZ世代迷上復古風」等報導不勝枚舉。然而這些話題,實際上與年輕世代的真實處境毫無關聯。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了解年輕世代,或解決這個時代的根本問題,就必須找出讓他們感到不幸的共同原因。個人的偏好或許不同,但每個人的基本需求都一樣。如果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無論喜歡什麼,都無法感到快樂。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老一輩的世代,因為讓年輕世代備感壓力或不滿的事物,也可能正在壓垮年長世代。
如果我們可以釐清究竟是什麼讓年輕世代感到不幸,又是什麼阻擋了他們實現夢想的步伐,或許就可以找到更具包容性和普及性的解決方案,而無須讓特定世代單方面「讓步」或「犧牲」。
(延伸閱讀│與Z世代共事4技巧:幫助年輕同事學習這時代最需要的「1項能力」)
當千禧世代遇上Z世代
「追求新生活的MZ世代……」
「只花一萬韓元的餐費?MZ世代的困境……」
「MZ世代終結政治罷工……」
「MZ世代」一詞結合了千禧世代與Z世代,如今已被廣泛用以指稱當前的年輕世代,出現在無數主流媒體與新聞報導中。
他們曾是公平性議題的焦點,也被視為能夠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少數,同時也作為敏感且精明的消費者群體而備受矚目。不過,世界上只有韓國會像這樣將年輕世代並稱為「MZ世代」。
千禧世代目前最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是「1981年至1996年間出生的人」。為了終結這場爭議,長期研究美國世代觀念的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於2018年宣布,將以1996年出生的人」為千禧世代的分界線,1997年後出生的人則被歸類為「後千禧世代」。
他們表示,之所以這樣區分,是因為1996年前出生的人,在2001年時年齡介於6歲至20歲,因此對911事件有印象,同時在成長過程中適應了網路、行動裝置與社群媒體等新科技。而1997年後出生的人,則是在這些科技已經普及的環境中出生、成長。
(延伸閱讀│從三拋、五拋到N拋世代:八年級生為何決定「什麼都不想要」)
真正的問題,是對年輕世代「毫不關心」
事實上,問題不在於如何劃分世代,而在於為何使用「MZ」這個詞。有一個新詞彙叫做「MZ攻擊」,意思是不在乎年輕世代到底說了什麼,只是一味地嘲諷他們是「囂張的年輕人」。
2022年,小說家金英夏(김영하)作為tvN《劉Quiz on the Block》(유 퀴즈 온 더 블럭)的節目嘉賓,談論了韓國社會對「創造力」的態度:
假如公司老闆叫新人「想點有創意的點子來看看」,最後通常會以老闆怒吼著「你懂什麼!」收場。如果新進員工提出批判性觀點,通常會被暗示「該好好上新人訓練課囉」,或被用「喔~你就是那個MZ世代吧?」來敷衍,將年輕世代的熱忱貶低為沒規矩、愛說空話、態度草率。
隨著主流媒體和老一輩的推波助瀾,1990年代和200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已經將「MZ世代」一詞視為韓國特有的「強制迷因」(forced meme)。他們不但無法引起共鳴,甚至成了被嘲諷的對象。
1993年生的年輕政治家朴敏英(박민영)在其著作《所謂MZ世代的謊言》(暫譯,MZ세대라는 거짓말)中,也明言認定「MZ世代是個謊言」。
他指出,媒體與政界為了搏眼球而濫用「MZ世代」一詞,使其失去了原先的定義和實質的意義。不過在韓國,與其說「MZ世代」這個詞是「謊言」(lie),不如說是「屁話」(bullshit)。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哲學榮譽教授哈里.法蘭克福(Harry G. Frankfurt)在著作《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On Bullshit)中指出,「謊言」與「屁話」最核心的差異,在於「是否在乎真相」。
「謊言」是以假亂真的一種話術,要達到這個效果,說謊的人必須先弄清何謂真相,因此至少會對事實抱持一定程度的關注;而講屁話的人則根本不在乎真相。法蘭克福因此認為,屁話比謊言更加危險,更能摧毀一個重視真相的社會。
由此可見,「MZ世代」一詞在韓國儼然已不是謊言,而是一種屁話。這個社會盲目使用這個詞,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在乎」。
主流媒體只在意自己的報導能吸引多少關注,根本不在意定義、由來或實際事例。輿論與媒體無論是否屬實都隨意散播,這些「隨口說出」的話,就都是屁話。
況且,將MZ世代定義為「出生於1980年初期至2000年代的人」,其實和10幾年前韓國對千禧世代的定義一模一樣,只是把「千禧世代」一詞改為「MZ世代」。這一切其實更強烈地顯示,老一輩對年輕世代根本不感興趣。
(延伸閱讀│那些4、50歲的中年男性,為何在韓國職場被後輩稱為「狗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