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真正的「聖杯」是核融合?美中戰場不在AI也不是晶片,專家:是核能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5-10-11

瀏覽數 800+

專家認為美中戰場不在AI也不是晶片。科技新報提供
專家認為美中戰場不在AI也不是晶片。科技新報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美國中國爭奪AI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投資者正密切關注電腦晶片戰爭的進展,但專家分析,市場關注方向錯誤,真正的贏家將贏在不那麼引人注目的領域,能源。具體來說,就是核能。

最近有一支股票飆漲引發關注,就是商業化小型模組化反應器 (SMR) 公司Oklo,去年年中上市以來股票上漲1500%,目前市值200億美元,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未獲利上市公司。這支股票有多項誘因,2024年透過Sam Altman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ltC Acquisition上市,OpenAI執行長也曾擔任該公司董事長至今年4月,目前持有Oklo 5.5%的股權。

搭上AI話題,又是核能技術公司,背後還有Sam Altman等人支持,即使市場預期Oklo要到2027年第四季才能獲利,瑞銀分析師甚至認為,要到2034年才能實現每年部署800兆瓦的裝置容量,投資人也不在意。

目前在SMR領域的另一家參與者是NuScale Power,2022年上市,最近在第二季財報中錄得810萬美元的收入。然而,NuScale 的收入來自商業化前的活動,例如工程和授權服務,核電核心業務仍還沒開始獲利。

晶片沒有電只是廢材

核能受到市場關注的原因是他是 AI 競賽的心臟,即使是世界上最先進的AI晶片,如果沒有電,等於毫無用處,因此核能迅速成為推動AI繁榮發展,並防止能源短缺的首要解決方案之一。

市場估計,到2026年,全球用於支援AI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量,可能超過日本全國的能源消耗量。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網的用電量將大增30%。核能因低生命週期成本、極低的碳排放,和持續的基荷電力,將成為未來AI成長的新興「必需品」。

美國核能停滯十幾年

但現在美國擔憂,核電建設將輸中國。美國整體能源產能十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而中國每18個月就能新增相當於美國全部電力容量的發電量。美國銀行表示,以目前的速度,2030年,中國的核電裝置容量可能超過美國。

為了急起直追,今年5月川普發布四項旨在啟動核能投資的行政命令,7月發布《2025年人工智慧行動計畫》強調發展AI基礎設施,尤其是核能能力的必要性。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建設核能基礎設施絕非易事。嚴格的監管、高昂的前期成本,以及核電廠建設長期停滯後專業知識的流失,都對當今美國的核能發展構成挑戰。但前景看好,隨著政府支持的增加,在美國部署SMR的時間,可能會從七年縮短至三年。資金方面也獲得動能,大型科技公司將巨額資本支出預算的一部分用於核能,將帶動新一波私人投資,加速核能發展。

核能革命正在起飛,除了SMR之外,美國銀行表示,真正的「聖杯」將是核融合,市場預期2030年可以看到試驗性電廠,2050年有機會商業化。

本文轉載自2025.09.26「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