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砍殺前女友30多刀致死,手段狠毒兇殘引發社會關注。不要以為是自己想太多、太敏感,或懷疑自己開不起玩笑!擅長隱性控制的人,多半都具有「危險人格」,並不容易迅速辨別!他們可能是高高在上的自戀狂、小題大作的表演狂、處處設限的強迫狂,更可能是覺得全世界都與自己作對的偏執狂。不管他們有哪種人格障礙,處在隱性控制下的你,不僅身心俱疲,感情、職涯、生活也都得付出慘痛的代價。(本文節錄自《隱性控制》一書,作者:無力小芮,晴好出版,以下為摘文。)
「當著大家的面說出你的缺點,這樣才是真朋友!」
「我這樣管你,也是為了你好!」
「要不是因為我,你能得到這個工作機會嗎?」
「要不是我,別人會喜歡像你這麼糟糕的人嗎?」
聽到這些話,你可能會憤怒或覺得委屈,心想對方有什麼資格評論自己,也可能會擔心「對方說的會不會是真的、會不會我真的很糟糕」。
雖然感覺到對方的敵意、打壓、控制或貶低,卻又擔心這些情緒是出於自己「太敏感」、「不識好歹」或「開不起玩笑」。
我是無力小芮,在網路自媒體上經營感情和心理學科普的內容。原本是名漫畫家,因為罹患重度憂鬱症多年,花了很長的時間自學、研究心理學知識,也嘗試過許多心理學療法。
長年與憂鬱症糾纏的我,最終還是勝利了,只是憂鬱症帶給我的無力感一路隨行,所以我才取名為「無力小芮」。
至今有幸在網路上透過問答、諮詢的方式,陪伴許多陷在感情與心理困境的人走出迷霧,看清關係的真相、擺脫關係的困境,更治癒了心理的創傷。他們不僅感情生活更加和諧,心智也有所成長。
在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曾遭受他人的惡意攻擊,因此受了傷、遭受委屈,更出現心情低落、憤恨、自我否定及自我懷疑等情形。久而久之,這些還可能造成短暫的憂鬱心情,甚至是長期的心理創傷。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歷,我想告訴你——
請相信和尊重自己的真實感受,你真的沒有「想太多」。
(延伸閱讀│PUA如何成為愛情圈套、讓人在關係中被傷害也離不開?心理師解析)
早一步認清,早一步脫離
他人明顯的控制欲與攻擊並不可怕。面對直接的謾駡或毆打,還能予以回擊、尋求他人幫助,及時且迅速地遠離他們。
然而很多控制和攻擊行為十分隱誨,會以熱情和善來隱藏惡意,讓人難以區分。長期陷在這樣令人困惑和壓抑的關係,對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在病態的關係裡,我們會變得小心翼翼、惴惴不安;社交、生活和工作也可能受到影響,變得一團糟。接踵而來的可能還有無盡的焦慮、緊張、壓抑、憤怒、惶恐等消極情緒。
我們憎恨對方,但又害怕失去對方,更擔憂自己變成對方口中那個「一無是處、討人厭」的人。這種自卑和恐懼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覺得自己別無選擇,被困住了。
遇人不淑,多半是認知太過局限、不瞭解人格的多樣性、不明白看起來都是人,行為風格、思考邏輯、品行道德卻可能極度不同。
人多少都有些自戀。還不理解這些看似與常人無異的「人格障礙者」內心究竟是什麼情況之前,都會天真地覺得所有問題靠自己都能迎刃而解。
若不幸遇到人格障礙者,陷入深度關係之後才會體驗到難以言說的失控和無力感。輕則痛苦、怒不可遏、抑鬱寡歡,重則傾家蕩產,甚至得付出生命的代價⋯⋯
「孕婦被丈夫推下懸崖詐騙保險金」、「一言不合就在路邊將分手女友毆打致死」、「緊急關頭將閨密反鎖在門外,導致對方慘遭殺害」等駭人聽聞的新聞時有所聞,這些都是人格障礙者做出來的。
一般人可能無法理解他們反常的行為邏輯,也無法喚醒他們的良知,因為他們缺乏同理,思考邏輯也與一般人完全不同。
若我們不拓展自己對人類的認知、不耐心地仔細觀察與思考日常接觸的人、不尊重與相信自己的真實感受及直覺,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就難以識別出這些人格障礙者的異常和危險之處。等到與他們深度交往之後才察覺不對勁,往往已經損失慘重。
(延伸閱讀│愛上自戀型人格者:你不能是自己,只能是他的影子)
一次遠離10種危險人格
●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你配得上我嗎?」
● 戲劇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看我!快看我!」
● 偏執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你們都想害我?」
●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你們都只是工具人!」
● 強迫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全部照我的規矩來!」
● 依賴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沒有你,我活不下去!」
● 迴避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別太靠近我!」
●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你休想離開我!」
● 分裂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我愛你,我也不愛你!」
● 孤僻型人格障礙者的潛台詞:「我沒興趣!」
(延伸閱讀│6大低自尊特質:「糟糕指數」檢測,重新審視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