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以馬祖地形與歷史聚落為設計概念的「連江縣縣民樂活多功能體育館暨社福中心」(下稱樂活體育館)在南竿落成啟用,層層疊疊的外觀宛如馬祖錯落有致的傳統聚落,建築外牆上柔和溫暖的藍色,則是象徵馬祖海洋的「馬祖藍」。別具特色的樂活體育館不僅成為南竿的新地標,一舉摘下台灣年度建設最高榮譽「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範設計類獎,結合多元的體育空間規劃與公托場所的樂活體育館,也展現馬祖對於永續宜居的投入與決心,加上對不同世代的支持,由四鄉五島構成的馬祖,是縣民心中想留下、也留得安心的家鄉。
健康之島,打造多元運動空間
身為土生土長的馬祖人,也在公部門服務近五十年的時間,雖然就任縣長兩年多,但對於四鄉五島的變化,縣長王忠銘比誰都還要清楚。
「馬祖四周都是海,道路蜿蜒崎嶇,遇到下雨或冬天,要從事體育活動總是會有所限制。」王忠銘回憶從過往「一鄉一場館」的建置,到去(2024)年樂活體育館的啟用,不僅是打造更安全便民的運動場域,也重視連江縣主力發展的角力,以及縣民對不同運動項目的熱衷,樂活體育館內規劃有角力訓練場、飛輪、籃球、羽球、桌球、網球、室內100公尺跑道等空間,滿足各項運動需求。
而學生時期就是馬祖角力隊的一員、現在又回到家鄉服務的角力教練周治維則提到,比起從前夏熱冬冷、得要自行扛水上山的訓練場地,樂活體育館的角力場擁有完善的設備,對於孩子們來說,更有練習動力,「之前全中運可能只拿下一面獎牌,今年移到新場地之後,成績明顯提升,一舉斬獲2金2銀2銅。」
此外,時常出沒在此處的周治維更觀察到,樂活體育館的落成,讓更多人願意踏進來從事各項活動,天氣不好時也能在室內運動,運動風氣越加興盛。
照顧之島,完善的生育和公托政策
走進樂活體育館的,不只是想運動的人,這棟建築對於許多家庭來說,也是重要的使用空間。
「幾年前在本島生完小孩、要回馬祖工作,因為公托還沒整合,只能請娘家幫忙照顧兒子。」在納入公托的樂活體育館完工之後,嫁到馬祖的李婉君總算不用跟兒子分隔兩地、只能天天透過視訊見面;現在她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媽,除了能把小一點的孩子送進公托外,也能陪大孩子一起在樂活體育館中的親子館消磨時光。
不僅如此,連江縣府對於生育相關的補助,更有進一步的提升,原先是第一胎2萬、第二胎5萬、第三胎8萬的補助金額,今年議會已經通過前三胎個別是3萬、6萬與9萬的補助,第四胎直接加碼到15萬,「馬祖已經做到島島有公托、公托零排隊,加上相關政策的資源挹注,讓孩子得到完善照顧,年輕人也願意回到馬祖來成家立業。」王忠銘欣慰表示,這正是馬祖能在全國出生率名列前茅的原因。
安心之島,勇闖天涯的背後永遠有溫暖的家
如同李婉君這樣從台灣本島來到馬祖落腳的,還有從高雄移居馬祖珠螺社區近10年的青農蘇建源,從電腦維修跨到務農,一方面是興趣,一方面是當時縣府正在推廣原生物種的種植,在蘇建源的農園中主要栽種的「金銀花」,就是馬祖原生物種之一。
「一開始對於金銀花沒有那麼熟悉,一邊試驗一邊摸索,很感謝縣府產發處的支援,也輔導我們申請地方型的SBIR計畫,才讓金銀花的相關產品做出規模。」在馬祖落地生根的蘇建源,逐漸和在地建立連結,除了擔任珠螺社區的總幹事,也和介壽國中合作,帶著學生到農園進行食農教育,認識馬祖在地作物與體驗農事。
「其實我一直在想,這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很幸福!」王忠銘笑著表示,無論是地方或中央,對於青年創業的資源,比早年要完善且豐富許多,所以他更鼓勵大家要勇敢挑戰,「雖然馬祖只有28.8平方公里,但四周的海洋養成我們寬闊的心胸,讓我們勇於面對世界。」王忠銘相信,對於四鄉五島上的人民來說,馬祖是心中永遠的後盾,立足馬祖、展望國際,馬祖人血液裡都有著克服困難、突破風浪的基因。
在馬祖,藍色不只是海的顏色,也是幸福的底色。
除了影片中的馬祖人,連江縣更透過《馬祖 嶼眾不同》這本書呈現不同世代的生活痕跡。有人在這裡揮灑汗水,讓角力場成為夢想的起點;有人在這裡種下金銀花,把土地的智慧傳給下一代;還有一群人轉譯戰地文化,把馬祖的故事說給世界聽。這些人在島上安心生活,也勇敢離家闖蕩,卻始終以馬祖為家——用溫暖、用堅韌,把「家」的意義刻進每顆心裡。
這本書,記錄的不是地圖上的馬祖,而是每個「回來」與「留下」的故事。邀請喜歡馬祖的你,一起感受馬祖的與眾不同。
(連江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