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不當受害者—從蘇軾到豐田的韌性之道

周俊吉
user

周俊吉

2025-08-29

瀏覽數 150+

不當受害者—從蘇軾到豐田的韌性之道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5 / 9月號雜誌 一團麵粉揉出2000億烘焙商機

2025年,沒有任何議題比「美國對等關稅」更牽動人心。美國身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在短短數月間重塑貿易規則,協商節奏快、範圍廣、標準又朝令夕改。8月初最新一輪結果出爐,僅歐盟日本取得15%優惠稅率,多數國家一律在原稅率上疊加,尚未完成談判者只能先適用臨時稅率。 

以台灣為例,暫定稅率為20%+N,且因出口主力屬於資通訊領域,還須與美國232條款一併協商。對此,時論多表悲觀,認為與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韓國間的關稅落差,恐削弱出口競爭力。 

然而,類似困境並不陌生,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2009年金融海嘯、2020年COVID-19疫情,還有不時來襲的颱風與地震。國際地位特殊、地少人稠的我們,總能從無到有、全力拚搏,用韌性與堅持走出一次又一次的絕處逢生、逆風高飛。 

關鍵在於心態。誰不曾遭遇頓挫與失利?若自視為受害者,就容易陷入怨懟與沮喪的沉淪漩渦;反之,若認定自己有餘力幫助別人,就會激發源源不絕的動能,不僅把自己過好,也讓他人因你而變好。 

北宋大文豪蘇軾便是如此。20歲進士及第、名震京城,卻在42歲因「烏臺詩案」入獄,一路愈貶愈遠,從黃州(湖北)、杭州(浙江)、惠州(廣東)到儋州(海南島),卻從未灰心喪志,反而帶領百姓開墾荒地、發展農業、興修水利、改善民生,更重視教育、普及文化。眼下,或許我們正面臨由於關稅導致的職涯變化,想想蘇軾的《定風波》吧,「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不只是文人的自適與豁達,更是在困境中造福一方百姓的實踐。 

化挑戰為養分,風雨過後必能開出花朵

企業亦然。以「精實生產」聞名的日本豐田(Toyota)汽車,2011年遭福島大地震重創供應鏈,一度陷入全球停產,但僅用半年時間便全面復產,一年半後恢復震前水準。全賴事後的迅速應變,如建立零件可視化系統、多地生產策略、戰略庫存等制度,甚至在COVID-19期間的全球供應鏈危機中逆勢突圍,一度還在美國市場超越通用(GM)。面對美國關稅,豐田再度推動銷量、成本、價值鏈的綜合改善,加速ESG策略轉型,研發電動車電池回收、再利用、氫燃料車等技術。其最新財報指出:今年獲利雖因關稅減損約6000億日圓,但明年仍維持原980萬輛的全球銷售目標,展現全球汽車霸主的底氣。 

在這場關稅風暴中,「韌性」不只是心理素質,更是一種解構再重構的能力。從蘇軾到豐田,歷史與現實都在提醒我們:唯有不以受害者自居,才能化挑戰為養分,並在風雨過後開出屬於自己的花朵;對台灣企業而言,更是一股即便屢戰屢敗,也要愈挫愈勇的永恆信念。 

(作者為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