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YouTube起初定位竟是「交友網站」?憑「這策略」逆襲Google、微軟

YouTube爆炸性成長背後的5個混亂內幕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7-07

瀏覽數 50+

《影音巨獸YouTube》/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影音巨獸YouTube》/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全球每天有超過10億小時的影片在YouTube上播放,每分鐘有超過500小時的影片被上傳,是電腦科技史無前例的創舉。YouTube究竟是如何從一個簡單的影音分享平台,成為顛覆媒體、文化、產業與民主的網路巨獸?YouTube不只是影音平台,它重新定義了娛樂、資訊與網路賺錢方式,更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注意力經濟時代。(本文節錄自《影音巨獸YouTube》一書,作者:馬克‧伯根,今周刊出版,以下為摘文。)

3人終於拿定了主意,打算創建供人分享與觀看影片的網站。那年情人節,他們在賀利家的車庫裡,在他家小狗的陪伴下熬夜工作,思考新網站的名稱。

賀利提出一些讓人聯想到個人電視的字眼,例如電視機在過去的俗稱「Boob Tube」、供個人使用的「Tube」。他們上Google搜尋新創的名稱,沒有搜到任何結果。

當晚,三人就買下了YouTube.com這個網域名稱,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8天後,賀利點開卡林姆寄來的一封信,標題為「策略:請回覆意見」。

網站要做得漂亮,但別太專業,要像是幾個人隨意架起來的樣子。例如Hotornot和Friendster,它們簡單好用、外表並不專業,卻非常成功。我們別把網站弄成太專業,免得把人嚇跑……

在設計網站時,最關鍵的要素就是易用性,要做得連我們老媽都能輕鬆上手。

網站焦點:

我們應該像Hotornot,把焦點放在交友這方面的暗示。注意,Hotornot看上去不像交友網站,實際用途卻是線上戀愛交友,這樣使用者才會覺得更輕鬆自在。

我相信,比起Stupidvideos,以交友為焦點的影音網站更能引人注目。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未婚的人最在乎的事,就是談戀愛和認識女孩子。人總不能整天看白痴影片嘛!

三人組展開行動,由賀利設計YouTube.com呈現在訪客眼前的樣貌,陳士駿與卡林姆則負責網站背後的程式碼。然後在2005年3月20日,雅虎(Yahoo)宣布收購網路相簿網站Flickr的決策。

當時雅虎可是網路巨擘,提供了通往線上世界的「入口網站」,每年賺進數十億美元;Flickr則是外表鮮亮的Web 2.0服務網站,供人上傳數位相片。

根據新聞報導,雅虎以高達2,50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Flickr。這起收購事件瞬間點燃賀利三人心中的一把火,卡林姆又寄出一封信件,這回的標題是「新方向」:

我今天和查德討論的結論是,我們網站的焦點應該要更類似Flickr。簡單來說,就是當作網路上各種個人影片的存放處。

接下來數周,賀利、陳士駿與卡林姆重新展開討論,遲遲無法決定YouTube該效法交友網站還是相片網站。陳士駿在一封信中寫道:

Hot or Not能吸引「荷爾蒙失控的時髦大學生」,Flickr則吸引了「設計師、藝術家與創意人士」。

YouTube的用戶群會是哪種人?還是說,他們應該創建兩個不同取向的網站?

賀利不確定是否該朝Flickr那個方向行進,畢竟將影片上傳到網路並在線上編輯影片,難度比上傳與處理照片高得多;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網站受限於特定的使用模式,變得過於小眾。

4月3日星期日深夜,賀利寄了封信件給兩位夥伴,主張他們該直接推出新網站,「之後再決定方向」也不遲。

10天後,這條方向未定的路上出現了新的障礙。Google在網路上發起號召,呼籲人們投稿自己業餘拍攝的影片,由Google貼到線上供全世界觀看。

日後回想起那次事件,賀利仍記得自己當下的反應:「啊,幹。」相較於雅虎,Google對賀利三人的威脅性要大多了。

(延伸閱讀│職場最優秀人才根本不存在?據統計:團隊有「這2項」特質表現最佳)

廣播自己

即使最初的迴響不冷不熱,他們三人也不以為忤。Google進軍線上業餘影片市場,也沒有令他們選擇罷手。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畢竟,試圖進入這塊領域的網路企業並不只有Google。微軟(Microsoft)自己有個影音網站,美國影音分享網站Revver、以色列影片分享網站Metacafe等新創公司也紛紛架設影音分享網,Big Boys、eBaum’s World等粗俗的入口網站也有了自己的影片分享頁面。

這些競爭對手都上傳影片到各自的網站或應用程式上,卻無法在其他地方播放。在這方面,YouTube倒是另闢了蹊徑。

卡林姆在派對上,向PayPal程式設計師潘宇(Yu Pan)展示他們的新想法。「這是Flash。」卡林姆告訴他。Flash是可用於渲染文字、音訊與視訊的軟體系統,只要用了它,就能在其他網站上嵌入YouTube的影片播放框。最終,使用Flash成了三人組最明智的決定,YouTube就是憑著這創新的策略超越所有競爭對手。

為了增添網站的內容,卡林姆上傳了波音747飛機起飛與降落的影片,陳士駿則用網名「Tunafat」上傳了他家貓咪PJ的短影片。

然而,這些影片遠遠不夠。三人組仍在考慮朝交友網站的方向發展,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大量包含女性的影片。

「你們給我的方向很不一致。」賀利在信中無奈地寫道,「我們到底要往部落格還是交友的方向走?」

卡林姆回覆:「別管什麼部落格了,我們應該要成為上傳自己影片的網站,讓人廣播自己。就這麼簡單。」

三人為網站設定的早期標語是「收看,找伴」(Tune In, Hook Up),但這句標語並沒有吸引到什麼人。這時,卡林姆提出了新口號—「廣播自己」(Broadcast Yourself),從此就這麼定下來了。

另外兩人很快就會厭倦卡林姆直截了當的說話方式,不過那年5月向大眾公開YouTube之後,他提出的口號與果斷的抉擇,確實對網站產生了很大的助益。

至於YouTube發揚光大的動力,則是三人組在1個月後做的幾項調整:他們增加了影片下方的留言功能,以及讓人輕鬆將影片連結寄給朋友的小按鍵。此外,當使用者點擊影片時,頁面右側會出現一排相關影片,促使人們觀看更多內容。

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任職總統的時代,年輕世代都是透過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的喬恩.史都華(Jon Stewart)獲知新聞,閒暇時上MySpace打發時間。

直到2005年夏季,MySpace已成為網路上新的人氣王,每月吸引多達1,600萬名訪客,是瀏覽人數第五高的網站。那年7月,FOX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斥資5.8億美元買下MySpace及它的年輕客群。

此時,陳士駿在MySpace找到使YouTube加速成長的捷徑。MySpace上多得是亂七八糟且五花八門的部落格文章、音樂與分類廣告,卻沒有影片。

在陳士駿看來,MySpace的忠實使用者正是YouTube的目標客群。這些人已經分享了自己的照片,何不順道分享影片呢?使用Flash之後,YouTube就能直接在MySpace頁面上播放影片,吸引訪客前往YouTube網站,進一步觀賞影片。

YouTube果然因此吸引了許多新用戶。人們上傳家庭旅遊影片、貓咪影片,以及電視上找不到的稀奇影片。有了來自MySpace的客群,再加上留言與相關影片這兩項新功能的加持,YouTube的流量開始穩定攀升,絲毫不見減緩的趨勢。

YouTube爆炸性成長背後的5個混亂內幕

草創期的挑戰:內容稀缺、員工需要刷爆私人信用卡來支撐網站運作。

與Google複雜的關係:從被收購到建立員工也始料未及的數位霸權。

無限改寫的演算法:如何讓觀眾無法自拔?如何衝擊YouTuber收益?

解決不完的爭議:假消息、內容審查、言論自由與著作權之爭。

形塑網紅文化:打造全新內容創作與消費生態系,顛覆傳統收入模式。

(延伸閱讀│在蘋果工作1年抵別人6年:他親身體驗賈伯斯「2字」經營哲學

《影音巨獸YouTube:主宰注意力經濟的失序內幕》,作者:馬克‧伯根(Mark Bergen),今周刊出版

《影音巨獸YouTube:主宰注意力經濟的失序內幕》,作者:馬克‧伯根(Mark Bergen),今周刊出版

延伸閱讀

憑數據決策 × 用AI造局 從0到1的行銷文藝復
數位專題

憑數據決策 × 用AI造局 從0到1的行銷文藝復

在Google表示2024將取消第三方Cookie,除了疫情期間的加速數位化,以及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個人隱私,品牌在D2C時代能如何掌握顧客的興趣、喜好,做到精準行銷?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