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世壯運奪金、防失智都可能!他們做對醫生研究5件事,成超級老人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5-05-24

瀏覽數 2,850+

許多超級老人基因並不特別優良,卻靠做對5件事長壽又健康。(僅為情境配圖)Photo by Ignat Kushanrev on Unsplash
許多超級老人基因並不特別優良,卻靠做對5件事長壽又健康。(僅為情境配圖)Photo by Ignat Kushanrev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想要有「噴射機阿嬤」世壯運奪金表現,還無失智症風險,只能基因好?其實這類超級老人個案在全球比比皆是,靠的是加分生活方式!美國長壽醫學權威托波爾博士近期新書,顛覆了「超級老人是基因強者」的長期觀點。他從自己參與的研究發現,許多超級老人靠做對5件事長壽又健康!其中有一件事對防失智很關鍵,連醫生自己都親身遵循。到底飲食、運動睡眠怎麼做?另類養生法能相信?一文完整拆解。

超級老人的特質與養生觀

現年70歲的托波爾博士(Dr. Eric Topol)是美國知名的心臟科與長壽醫學專家,曾發表1300篇研究論文,2024年更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健康領域影響力人物,在X社群上也有數十萬粉絲。他指出,20多年前一個研究,讓他開始對超級老人的長壽祕訣引發好奇。

原來在2007年,托波爾引領的一群醫學研究者注意到驚人的現象:雖然多數美國老年人平均有兩種慢性病,但有些人到了80多歲,卻完全沒有重大疾病。這群人難道是靠基因遺傳致勝?在托波爾的推動下,他們啟動「Wellderly」研究計畫,針對1400位年齡超過80歲、幾乎一生沒得過慢性病的人進行基因組測序。

結果讓人跌破眼鏡,這些超級老人的基因體質,與其他同齡老年人並無顯著差異。真正讓他們長壽健康的關鍵,可能是他們養成的生活方式,而非先天基因。

因此,托波爾決定深入研究這群「超級老人」,並在2025年5月彙整多年研究成果,出版新書《Super Agers: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Longevity,中文直譯為超級老人:有根據的長壽方法》。

托波爾在新書開場便提到,許多接受他診療的超級老人都讓他印象深刻。例如一位98歲的阿嬤,雖然獨居,卻每天行程滿檔,生活熱鬧、人際關係活絡,身體也很健康,甚至還能自己開車出門。

更令人驚訝的是,她的父母都沒活過70歲,還有一個兄弟43歲就過世,顯示她的長壽並非來自遺傳。

另外,「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俗諺,從一位93歲愛爾蘭高齡人士摩根(Richard Morgan) 的故事中充分展現。現年93歲的摩根, 70 多歲才開始在自家後院裡使用划船機進行規律運動,結合高蛋白飲食、舉重勤加訓練下,至今已贏得4項室內划船世界冠軍。根據愛爾蘭默里克大學進行的評估,摩根的最大攝氧量 (VO2) 竟與年輕成年人的數據十分接近!經由身為實驗人員的孫女量測納入研究,最後登上權威期刊《Applied Physiology》。這讓托波爾認可運動是塑造超級老人的關鍵。

超級老人的四個特質

托波爾根據Wellderly研究發掘「超級老人」常見的特質,包括:

◎ 熱衷社交與參與社團,不少人還是志工;

◎ 樂觀積極,生活充實閒不下來;

◎ 教育程度相對較高;

◎ 比同齡人更瘦,且都有運動習慣。

他發現,這些人的阿茲海默症與心臟病的基因風險,與一般人相比差異並不大。因此認為,這些「超級老人」是靠後天努力養成好體質。他將這套養生模式命名為「Lifestyle+」。

他指出,為何多了一個加號,因為根據他研究發現,想要長壽健康,除了過往許多專家提倡的運動、飲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外,還有一些細節可以深究,例如社交活動、運動的類型、超加工食品與環境汙染。但他強調這些「Lifestyle+」增壽因子都不需要花大錢。

以下內容整理自托波爾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新書書摘,以及他在Podcast節目《The Checkup with Doctor Mike》的分享,根據他的研究心得,原來一個人想長壽又健康,要從五個面向改善,做法不困難,更不需要花大錢。

長壽與防失智如何運動?

托波爾強調,五大祕訣裡,最關鍵的就是「運動」!不必追求極端訓練,每天抽空走5分鐘就是好的開始。像是快走、超慢跑、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都很有幫助。

他特別提醒,很多長輩肌肉量流失卻渾然不覺,建議可先做個「坐到站測試(Sit-to-Stand Test)」來檢視肌力狀況。

測試方式如下:

◎ 準備:找張沒扶手的椅子,膝蓋坐下時呈90度,雙腳踩地;

◎ 姿勢:坐好,雙手交叉放胸前,背部打直;

◎ 測試:聽到「開始」指令後,反覆從坐姿站起又坐下,持續30秒;

如何分析自己結果:65歲以上健康者,平均可完成11~12次。若次數明顯偏少,代表肌力需要改善。

至於想做肌力訓練的新手,如何上手?他指出如果時間允許,應該要做能鍛鍊所有肌肉群的多種運動。

不過,許多專家推薦,弓箭步是不錯的入門運動。以下為加拿大診所Fundamentals Physiotherapy & Wellness 的示範影片: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影/弓箭步是入門肌力訓練,但是新手容易做錯。影片來源:Fundamentals Physiotherapy & Wellness Clinic

防失智,每天最多步行9800步

針對阿茲海默症方面,托波爾指出,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部的氧氣供應。英國生物樣本庫的研究發現,每天步行最多9800步,有助於降低失智症風險。因此每天雖不必非要日行萬步,找空檔快走是好方法。

長壽與防失智如何飲食?

在有助於長壽、減低慢性病的部分,他推薦高纖維飲食、多吃堅果和全穀類,以及重視海鮮、新鮮蔬果與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薯片、汽水等超加工食品則對長壽與失智都有害,一定要避免。

不過,在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部分,吃地中海飲食有沒有效在研究上說法分岐。托波爾認為,防失智可能需要多管齊下,運動、睡眠、認知訓練與飲食都要做對才行。

他特別列出3種值得從三餐中多補充的營養素:

◎ 益生元與益生菌:能改善腸道菌組成、降低腦部發炎,進而減少失智風險。優格中便含有益生菌。益生元則來自於擁有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全穀類與蔬菜,例如燕麥、花椰菜。

◎ 牛磺酸:有助延緩細胞老化與發炎反應,常見於扇貝、蛤蜊、火雞、雞肉、牛奶、起司、紅藻等食材。

◎ 膽鹼:能活化大腦功能,建議65歲以上長輩多補充。常見於蛋黃、牛肉、大豆、香菇、雞胸肉與白花椰菜等。

睡眠要睡多久最長壽?還能防失智?

托波爾指出,我們每晚睡眠時,其實大腦會趁此時做廢物清除。根據研究,即使是年輕人,只要一晚沒睡好,就會出現β─澱粉樣蛋白積累的現象。若積累太多,就是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前兆!中老年人的晚發性失智症更與睡眠障礙高度相關。

此外,每晚睡得好除了防失智,也可以減少肥胖、死亡風險。

但是並不是睡眠時間愈多愈好,根據研究,一天睡七小時最好,過多或過少都會提高失智症風險。

托波爾更以自己的經歷指出,光睡得長還不夠,深度睡眠比例高才是重點。他在寫書期間,就決定積極改善自己深度睡眠的時間,花了一年時間,從每晚只有15分鐘增加到一小時。

他進一步表示,光吃助眠品或安眠藥也許能幫助入睡,但不一定能夠增加深度睡眠時間與睡眠品質。他最後是靠著每晚固定時間入睡等生活方式慢慢改善成功。

另外,根據科學研究能促進睡眠的方法還有:保持臥室黑暗涼爽,規律運動與飲食等。透過專家或者下載手機App來實踐認知行為療法 (CBT) ,也可行。

心理健康如何有助於長壽?

托波爾認為,只要懂得紓壓,改善心理健康,就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和死亡的風險。這從許多超級老人的案例也可看出,他們都是社交活躍、個性樂觀的人,說明心理健康對長壽也很有幫助。

托波爾進一步指出,不一定要花大錢才能紓壓,日常生活一些小確幸就能讓自己心情更愉快。一項研究就發現,每週至少花 30 分鐘去戶外綠地走走的人,患憂鬱症和高血壓的機率較低。

另類長壽養生法有效嗎?

三餐飲食、運動與睡眠的基本功外,現在,許多健康網紅與新興長壽診所,會提倡另類的養生解方,比如多吃保健品、維他命、先進的檢測等。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提出一些創新的方式。托波爾怎麼看?以下分述如下:

◎ 使用助聽器:他指出,曾有對於阿茲海默症高風險人群的一則研究表示,聽力諮詢和使用助聽器可以減少三年內的認知功能衰退。

◎ 玩音樂:英國一個研究強調了音樂性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 演奏樂器和唱歌可以增進認知功能。

◎ 保健食品與維他命:多數研究指出,許多保健食品甚至維他命的功效,對延年益壽效果不明顯。托波爾認為通常吃自然的食物就夠了。

◎ 可分析生物年齡的血液和唾液測試、新型蛋白質分析等新興檢測:托波爾不推薦目前市面上的老化測試,因為它們價格昂貴,而且準確性尚不清楚。或許等未來發展更先進也更便宜時再說。

◎ 數位追蹤裝置:雖然他自己也會使用手機App與智慧裝置追蹤自己的睡眠狀況,並常看到許多網紅推薦血糖監測儀,但他認為這些裝置尚無法證明,可以有效改善人們的健康。

◎ 遠離環境汙染與塑膠:托波爾認為,許多研究證實,空氣汙染、塑化劑與塑膠微粒會影響健康縮短壽命,確實需要避免。

◎ AI醫療:托波爾對於AI介入醫療相當期待,雖認為目前發展尚早,無法證實馬上有效,但相信未來即便是有失智症遺傳基因的人,也可能靠AI來做好預防避免染上絕症。染病也可能靠人工智慧打造專屬於你個人的療程。

「現在最需要克服的是醫界的惰性,」托波爾說,就看作風嚴謹保守的醫療產業,多快擁抱人工智慧。

你可能也喜歡

動起來的 ESG
數位專題

動起來的 ESG

運動和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有什麼關係?「動起來的ESG」,不僅是將運動和ESG相結合的創新思考,更是我們對未來企業永續發展的探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