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正朝向永續減碳轉型,幾乎引領世界國力競技的半導體大廠,更是投入永續最密集的產業之一。總部位於美國、深耕台灣30年的創新記憶體和儲存解決方案大廠台灣美光,致力ESG的革新,期許不斷自我超越,實現永續承諾。
深耕台灣30年,美光是台灣最大的投資外商,台灣員工人數超過萬人,女性工程師人數也超過2成,至2024年累計投資金額超過1兆新台幣。全球追求永續淨零,台灣美光除了配合美國總部執行美光全球公司/跨公司行動方案,也支持政府對於台灣2050淨零排放所做的策略與規畫。「身為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企業,台灣美光將企業願景緊密結合ESG永續行動,致力4大構面: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能、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台灣美光前段晶圓製造副總裁鍾聯彬表示,2022年,美光與其他 60 多家企業共同組成半導體氣候聯盟,加速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與其他夥伴合作,提供促進減排的技術支援。美光推動負責任的營運,致力於實現 2030年的節水和廢棄物處理目標,更持續探索推動永續進展的新方式,從綠色債券、綠色供應鏈到南崁溪認養、低碳蔬食日的推廣,讓永續行動融入核心專業、生活日常,內外攜手守護環境永續。
致力減碳節能,落實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
美光承諾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與台灣2050淨零轉型目標一致。特別是作為半導體大廠,美光致力減少碳排,不只聚焦製程與供應鏈的減碳,更積極創新,帶來改變。鍾聯彬表示,美光在製程中盡可能降低污染與能源消耗,此外,美光在台灣生產基地設置含氟溫室氣體破壞處理設備,「等於讓每個製程機台可以直接將有害氣體轉化無害氣體」,進而減少溫室氣體直接排放。
在節能方面,美光節能之外,提升再生能源使用量,更在2022年與雲豹能源旗下的天能綠電,簽下7年5億度的綠電採購合約,讓美光擁有55MW的用電來自台南北門的漁電共生案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美光從內而外全方位投入,更發揮企業社會責任,與在地共好。首先,從製程使用到廠務回收精進節水,以桃園廠為例2023年節水效益達826萬噸,也讓全廠用水量為594萬噸/年,相較2022年減少6.2%的用水量;製程水回收率則由84%上升至87%。而自2020年起,美光承諾每年撥出2%年度資本支出的資金投入環境永續發展計畫,與桃園市政府合作,改善南崁溪水質,減少氨氮污染,找回在地的親水生活。
「石門水庫則是美光重要的水源地,幫助水庫『回春』,是利他,也是自助。」鍾聯彬表示,台灣美光協助水利署辦理石門水庫清淤工作,實踐永續在地承諾,讓水資源生生不息,預估2022-2025年將有約1,900萬噸的水資源復育量。
為達成減少廢棄物目標,美光則改以提煉轉換成產品再度投入市場,以降低焚化比例,2023年桃園廠共有24,740噸的廢棄物透過處理廠、再利用機構的處理作業重新投入循環市場,並協助多家廠商取得再利用許可。
自身營運擴及產品與供應鏈,讓永續成為日常
永續的影響力,美光還要透過綠色金融的力量再加碼。透過發行綠色債券,提高節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廢棄物轉移和增加再生能源採購的永續工作,從自身營運的業務擴及產品與供應鏈,包括:新建廠取得國際綠建築(LEED/Taiwan EEWH)的金級認證,符合並節能減碳與環境永續設計;適應循環經濟的產品與程序,開發減碳低廢的產品等多元項目。
把永續融入生活與在地,美光讓改變成為日常。不只認養南崁溪,2020年,美光成立桃園市第一支企業型河川巡守隊,負責華亞科技園區「南崁溪」上游段 9.92 公里,除了沿岸撿拾垃圾、污染通報、檢測水質,也辦理環境教育,用實質服務回饋社區。「我們邀請同仁與家屬、承攬商夥伴一起參與38場的淨灘活動,大家的表現非常專業。」鍾聯彬再補充,美光也捐出土地與市府合作設立Ubike站點,「不只對員工提升上下班的交通效率,也對自身健康與環境加分,很有意義。」
「美光深耕台灣,創下記憶體的量產與研發的里程碑,打造領先世界的產品。記憶體是影響AI技術的關鍵之一,美光將持續增加產能、創新技術,為AI助攻,更要運用AI升級永續成效。」鍾聯彬表示,美光將持續與政府、企業內部、在地居民攜手,為永續貢獻。
113年桃金企業獎官方網站: https://event.gvm.com.tw/taogoldaward/2024/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