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思維是跟一群做同樣事情的人在標準化的尋常項目上搞內卷,是把別人淘汰下去,是零和思維。大人物的競爭則是「帶著大家一起」,是雙贏、多贏思維──我銷售這塊厲害,最好你產品那塊厲害,我們各顯身手,整個組合一起上。把蛋糕做大,連帶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甚至我們的同行,都能從我們的進步中受益才好。(本文節錄自《軟技能》一書,作者:劉潤,李笑來,萬維綱,吳軍,劉擎,薛兆豐,漫遊者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小人物是零和思維,大人物是多贏思維
大人物得會解決複雜問題,為此你需要是一個「通才」,你得有通用的智慧。從參與組合的角度,你需要發展幾項有個人特色的「長板」,而不是像高考生那樣專門補「短板」。中等水準的技能會得再多也不能讓你脫穎而出,而懂一門頂尖的功夫卻可以立即讓你被人看見。
通才+長板,意味著你既能快速進入一個新領域,又能在這個新領域中建立特長。成熟市場會把行業細分,大市場更是勝者通吃:你要在某個項目上成為明星才好。
這種組合思維還能讓你理解什麼是高水準競爭。小人物、「做題家」思維是跟一群做同樣事情的人在標準化的尋常項目上搞內卷,是把別人淘汰下去,是零和思維。
大人物的競爭則是「帶著大家一起」,是雙贏、多贏思維──我銷售這塊厲害,最好你產品那塊厲害,再找個厲害的設計師,我們各顯身手,整個組合一起上。我們把蛋糕做大,連帶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甚至我們的同行都能從我們的進步中受益才好。
交朋友最好的辦法不是拉關係搞聚會,而是大家組隊出去冒著風險、付出汗水、拿出性格來做一場。
(延伸閱讀│想獲得你要的,就讓自己配得上!查理蒙格給職場人的3個實用建議)
小人物成績愈好朋友愈少,大人物成就愈大朋友愈多
人們都願意跟你合作,因為你上去能帶動大家都上去,人們希望你上去。成為大人物是個正反饋過程。
而這就要求你從一開始入行就有「供給側思維」。不要問「我怎麼才能取代別人」,要問「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不要問「圈子能給我什麼」,要問「我能給圈子什麼」。
你能給圈子的最好的東西,是從圈外找到,圈裡本來沒有,你拿出來大家才意識到真好、真需要的東西。找到這樣的東西需要眼光。
你要做非常之人,就必須做些非常之事;要做非常之事,就得善於在工作和生活中隨時發現「不平凡」。
少年人看什麼都新鮮,大呼小叫各種幻想,認為世界就在腳下,眼前無限可能。一般人到了中年就會變得麻木,有一種把任何事物都平淡化的傾向。你跟他說個什麼事,他要麼一口咬定那和他20年前知道的東西是一回事,要嘛就根本沒興趣瞭解。這可就完了。
這是價值觀已經鎖死,思維方式全部定型,大腦已經不可塑,再也不會成長了。
所以賈伯斯說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是你得始終有少年感,保留驚奇的能力。美國作家華特.艾薩克森給很多大人物寫過傳記,他發現,「我的所有傳記主人公共有的最後一個特質,便是他們保持著一種孩童般的驚奇」 。
如果你聽說量子力學的怪異實驗而沒有徹夜難眠,你學到微積分而沒有拍案讚歎,你就不適合科學研究這一行。科學家不是一個例行公事的職業,科學家是在一大堆尋常礦物中搜尋寶石的人,他們找到一個就會激動地大喊大叫。
如果低效率不讓你惱火,好工具不讓你豔羨,你就不可能成為了不起的工程師。如果你不能隨時發現生活中種種不足之處,看到一個好機會沒有百爪撓心的貪婪感,你就不會成為出色的企業家。
世間好東西雖多,卻都是稍縱即逝的:你看到一個就得想辦法抓住才行。如果好東西不能讓你激動,先不用說什麼成為大人物,你的人生都是灰色的。
(延伸閱讀│賈伯斯:時間有限,別浪費光陰去照他人的意思過活)
選擇大於努力,眼光照出格局
大人物痛恨平淡無奇。我們做事不是為了完成誰誰誰給的任務,而是要追求一種炸裂感,要過癮,要有極致的心流。那麼,怎樣發現和實踐不平凡呢?
首先你得提升敏感度。小人物只對升職加薪之類涉及直接利益的小事敏感,大人物對任何好東西都敏感。小人物愈老敏感度愈低,大人物愈老敏感度愈高。
你需要見識很多好東西,積累文化自覺,像用大數據訓練AI一樣用大量的好東西訓練自己的眼光。你需要學習大師的視角,去看外行不知道該看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主動創造不平凡。科學作家和企業家史蒂芬.科特勒總結了兩種在工作中全情投入的辦法。 一種是做減法,拿出幾個小時的大段時間,排除各種瑣事的干擾,降低認知負荷,集中能量,完全自主地就幹這一件事。
另一種是做加法,主動給你做的事情增加難度。例如,如果你覺得個內容太簡單沒意思,那就專門找個危險的地方來做它。作家可以坐在懸崖邊上寫作,小提琴手可以到大庭廣眾下練琴。危險感的刺激能增加你大腦中去甲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讓你對工作保持興奮。
大人物是有光彩的人物。你要設法給事情增加一點戲劇性,把每段經歷都變得不尋常。你要做個一驚一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你要有感染力,讓別人對你感到驚奇的東西也感到驚奇。
大人物會被不平凡的機遇強烈吸引。亞馬遜網站剛剛上線沒幾天時,雅虎總裁楊致遠突然問貝佐斯願不願意把亞馬遜網站列在雅虎主頁上。手下人都說,我們公司剛起步,根本接不住那麼大的流量,放棄吧—但是貝佐斯知道這樣的機遇有多難得。
他沒準備好,但是他接下了,先接下再研究怎麼辦。 如果你的行為模式接不下眼前這個大機遇,你要做的是改變你的行為模式,而不是放棄機遇。
(延伸閱讀│一個人的格局,決定最後的結局!遭遇困難,都能因轉念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