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基金投資不該選擇「明星經理人」?行為金融學專家分析4原因

破除績效迷思,降低決策風險。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10-08

瀏覽數 1,400+

《低風險高勝率的基金投資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低風險高勝率的基金投資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對於基金投資人來說,最大誘惑之一就是選擇明星基金經理人。面對著浩瀚大海般的基金,傑出的歷史績效與高知名度,讓這些人看起來成為顯而易見的選擇對象。事實上,我甚至要建議各位,永遠不該選擇明星基金經理人。(本文節錄自《低風險高勝率的基金投資學》一書,作者:喬.威金斯,寰宇出版,以下為摘文。)

這有什麼問題呢?我們如何避免犯錯?每位明星基金經理人面對的挑戰雖然各有不同,不過存在某些共通特點:

‧ 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顯著成長,影響既有投資流程。

‧ 基金經理人和基金投資人之間的利益不一致。

‧ 傲慢心態愈來愈常見,使管理者的操作往往超越他們的能力範圍。

‧ 缺乏足夠的挑戰或控制。

現在,讓我們回頭看看投資史上最近發生的基金經理人慘敗事件。如同我們即將看到的,這個故事極具啟發意義,顯示選擇明星基金經理人蘊含的風險。

明星基金經理人何以失敗?

許多知名基金經理人的聲譽都因為績效長期不佳而受損。可是,伍德福德的失敗更具戲劇性,也造成更大的傷害。

問題癥結在於,他偏好投資小型的未上市公司,經常是生化科技類股,也就是那些可能推出暢銷藥品的實驗室。這些企業通常屬於創業資本的投資領域,不適合作為一般投資人持有的主流投資基金。

投資這些小型未上市(私募)股票的獲利潛能雖然極為可觀,但具有強烈的投機性質,這些股票沒有在交易所正式掛牌,很難評估它們的價值,交易也非常不容易。

伍德福德長久以來一直對這類企業有興趣。他過去管理的景順永續基金也有類似問題。成立自己的新基金之後,他享有更多的自由,也意味著這類公司將成為他的主要投資對象。

除了這類持股太過投機之外,伍德福德投資小型未上市公司還涉及另一個重要問題。伍德福德管理的這個基金,是每天進行交易,也就是說投資人任何一天都可以贖回他們的投資,但是他的基金卻持續增加這些非流動性證券的曝險,這兩件事顯然不相容,因為基金的這些持股可能需要好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賣出。

在向基金投資人提供的交易條款與該基金持有的資產之間,伍德福德創造了經典的流動性錯配(liquidity mismatch)。

如同銀行擠兌一樣,投資基金存在的流動性問題,在時機好的時候可以忽略,也就是績效表現優異、投資人持續注入新資金的狀況。

可是,投資氛圍一旦發生變化,情況可能急遽逆轉。伍德福德的問題之所以爆發,是因為基金有一段期間的表現很差。這不可避免地促使失望的投資人贖回資金。(延伸閱讀│明知虧損超額還不縮手:一次紀律失守,讓這家公司賠掉一個部門)

在基金投資的世界,我們面臨著無數的選擇、誤導性的雜訊,以及市場波動不斷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帶有偏誤的信念和行為,讓我們一再犯下代價高昂的錯誤。(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在基金投資的世界,我們面臨著無數的選擇、誤導性的雜訊,以及市場波動不斷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帶有偏誤的信念和行為,讓我們一再犯下代價高昂的錯誤。(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由於資金快速流失,結果暴露了原本得以隱藏或忽略的流動性問題。為了因應投資人大量贖回資金,伍德福德被迫賣出投資組合內流動性較高的上市股票。這造成未上市私募股票在投資組合內的比重急遽提高。

請注意,這並不是因為他買進數量更多的這類股票,而是因為他賣掉了原本持有的較大型上市股票,結果造成未上市股票在投資組合內的比重顯著上升。這最終違反了公共投資基金投資這類公司的規定。

伍德福德的名氣使得情況更加惡化。媒體廣泛報導使得基金的資金流失得更嚴重,最後終於導致該基金暫停交易,也就是說,投資人再也不能隨意贖回資金。

伍德福德基金經過授權的公司董事(負責獨立監督的某種形式受託人),解雇了伍德福德這位自家基金的經理人,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舉動,也代表一種特有的羞辱。

這最終導致這家轟轟烈烈成立的基金,在五年之後慢慢趨於衰亡。伍德福德公司在其短暫的存在期間雖然曾經賺大錢,但投資人最終卻遭受嚴重損失,再也不能取回資金。(延伸閱讀│他0050獲利了結買瑪莎拉蒂?財金教授:這不是一夜致富的故事)

如何避免誤判基金經理人?

為了避免捲入伍德福德所遭遇的情況,我們可以對每位基金經理人進行鑑識分析,試圖解讀許多不可估量的因素,藉以判斷未來可能發生的報酬前景與風險。

另一種簡單得多的替代選擇,是乾脆停止選擇明星基金經理人,如此自然也可以避開他們帶來的一系列特有問題。

明星基金經理人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還是有些獨特的性質,譬如媒體曝光率很高、名氣流傳到投資產業之外(對於投資一無所知的人也聽過他們的名聲,這就是值得我們擔心的情況)、管理資產規模很可觀。

我們可能會把伍德福德遭逢的災難視為一個特殊案例,也就是發生在某特定個人身上的痛苦,但這種看法顯然錯誤。這個事件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廣泛而重要的教訓。

大型基金是否代表低報酬與高風險?

「錢不多是一種顯著的結構性優勢。我猜我可以讓一百萬每年獲利50%。不,我知道我能辦到。我保證。」——華倫.巴菲特

根據定義,明星基金經理人應該很成功、很著名,這些性質必定會讓他們吸引大量的資金追隨。不論基金的資產規模多大,多數資產管理公司都會強調他們沒有「容量問題」,也就是說最重要的基金經理人採用的投資方法,不會受到管理資產規模大小的影響。

(延伸閱讀│連巴菲特也曾認賠殺出!德州撲克冠軍:股市跟牌桌有共同之處,「歷史價位」是一種迷思)

《低風險高勝率的基金投資學:破除績效迷思,降低決策風險,進場必看的100個檢查關鍵》,作者:喬.威金斯(Joe Wiggins),寰宇出版

《低風險高勝率的基金投資學:破除績效迷思,降低決策風險,進場必看的100個檢查關鍵》,作者:喬.威金斯(Joe Wiggins),寰宇出版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