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明知虧損超額還不縮手:一次紀律失守,讓這家公司賠掉一個部門

「紀律」,才是波段高手的根本!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9-25

瀏覽數 2,500+

《波段的紀律》/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波段的紀律》/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進場理由一旦消失就退場!停損別沮喪,你要讚美自己「堅守紀律」。紀律問題永遠是投資圈的大忌,只要一次沒處理好,整個投資生涯都可能因此垮掉,不管過去有多麼輝煌的紀錄都沒用,在我往後的投資中,也會時不時拿這段經驗來管理下屬,和警惕自己。(本文節錄自《波段的紀律》一書,作者:雷老闆,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進入康和證券的自營部工作,負責操作台指期當沖,同時也有小部位執行趨勢交易,做法就像海龜時期一樣,順著指數方向,如果看好上漲就買進,下跌就放空大盤。

不巧的是,當時正好遇到台指期 2012∼2013 年的盤整行情,市場在歐債危機後開始陷入量縮,常常台股一開盤,一整天點數都走不到 30 點,根本沒有方向性可言,讓我無從出手,整體績效難以大幅度突破。

儘管如此,這段時間我依然紀律進出,隨著大盤起伏,所操作的部位會在一天之內不斷改變買進或賣出方向。剛開始我的情緒會跟著起起落落,比起在海龜培訓營只是操作模擬單,不是真正的金錢交易,壓力僅來自於害怕被淘汰,無法成為正職員工,但在康和已是實單操作,自己的損益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獲利,壓力放大許多,因此上班時間每一秒都是戰戰競競。

經過兩個月的磨練後,我的心理素質才穩健不少,知道進出場只是整體策略的其中一個步驟,也將之內化成反射動作,這些也都成為日後操作股票的養分。

然而,一般投資人買賣股票,多半非常不習慣換方向或換股操作,因為對他們來說,「換」就等於認錯。但我在期貨交易體認到,大盤不是上漲就是下跌,行情一天之內本來就會來來回回,所以隨時修正方向是常態。

把這個認知運用在股票時,就是只要基本面或技術線型表現好就買進,表現不佳就賣出,在遵守最初的選股理由之下,買進或賣出都不糾結。而這看似簡單的操作,也是一連串工作經驗、不斷重複操作之下養成的紀律。(延伸閱讀│連巴菲特也曾認賠殺出!德州撲克冠軍:股市跟牌桌有共同之處,「歷史價位」是一種迷思)

紀律問題永遠是投資圈的大忌,只要一次沒處理好,整個投資生涯都可能因此垮掉。(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紀律問題永遠是投資圈的大忌,只要一次沒處理好,整個投資生涯都可能因此垮掉。(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次紀律失守,賠掉一個部門

在康和的日子裡,我每天最早到公司,也最晚下班回家,每天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看盤,雖然非常樂在其中,但如此沉迷於金融市場的我,卻因此差點得了乾眼症。

就在眼睛出問題後不久,某天收盤後突然收到通知,公司計畫減少人力,讓我意識到可能真的要找工作了。經過深入了解才知道,原來是有位同事未遵守紀律,觸犯風控造成大賠,這在自營部可說是絕對不能觸犯的天條,且不只犯錯的同事,就連主管都連帶有失職之責。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自營部的運作邏輯是,正常情況下,交易員只要在時間內虧損達到一定金額上限,公司就會強制停機,不讓他繼續操作,而為了控制風險,公司往往有多道停損關卡,與嚴格的風控機制。

第一道防線是由交易員自行控管

每位交易員都有自己的日風控、月風控額度,例如日虧損額不能超過部位 2%、週累計虧損額不能超過部位 5%、月累計虧損不能超過 8% 等,目的是避免交易員連續停損、心神不穩定後,會想要賭一把凹單不停損,或是不停盲目交易導致虧損瞬間擴大。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第二道防線便是主管

當發現交易員的虧損超過風控上限時,就必須強迫對方停止交易,通常達到日風控時,會要求交易員停止交易 3 天,好好靜下心來檢討策略;達到週風控休息 1週;如果真達到月風控,多半那 1 季都要先暫時休息了。

第三道防線則是部門風控

若整個部門的虧損達到上限,則整個部門都需要重新檢討。

而觸犯風控的那位同事,他本來有可以留倉的權限,也在收盤前留了不少期貨多單,然而隔天大盤因為突發事件導致跳空大跌,那些留倉的部位讓同事在一開盤就觸發風控上限,被停止交易沒辦法再下單。

原則上,此時主管就要立即介入處理,將部位平倉認賠出場,並召開檢討會議。但沒想到主管因為這位同事過去操作績效佳,一時心軟選擇忽略虧損,繼續留著錯誤的部位,期待隔天盤勢可以向上反彈,能夠減少虧損後出場。

但結果有如莫非定律,隔天行情繼續往下跳空,虧損擴大到超過部門風控上限,導致全部門面臨調查與停權,最後整個部門連坐,全部裁撤掉。

這件事情對於當時初入社會的我來說,其實非常震驚,因為在海龜時期,我們的任何操作都只要對自己的績效負責,從來沒想過,不守紀律的結果,有可能是賠掉一整個部門。

紀律問題永遠是投資圈的大忌,只要一次沒處理好,整個投資生涯都可能因此垮掉,不管過去有多麼輝煌的紀錄都沒用,在我往後的投資中,也會時不時拿這段經驗來管理下屬,和警惕自己。(延伸閱讀│投資愈久、出手愈保守?「散戶總有一天當韭菜」投資老手總結4個經驗法則)

《波段的紀律:我在海龜操盤手訓練、法人交易現場學到的進場、加碼、退場紀律,守住紀律獲利至少50%》,作者:雷老闆,大是文化出版

《波段的紀律:我在海龜操盤手訓練、法人交易現場學到的進場、加碼、退場紀律,守住紀律獲利至少50%》,作者:雷老闆,大是文化出版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