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雙薪家庭成為常態,育兒壓力日益增加。家長要面對職場競爭,還需兼顧兒女的成長與教育,尤其當孩子出現發展遲緩或特殊需求時,焦慮感倍增。因此不少年青人成為放棄戀愛、結婚和生育的「三拋世代」。但在彰化,政府正在透過與民間機構、非營利組織等的合作,希望提供年輕人更多育兒奧援。
公設民營托嬰中心費用全台最佛心,家長不用額外付費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長王蘭心舉例,為了減輕家長負擔,彰化的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每月收費僅 7000 元,全台最平價,扣除政府補助後,家長幾乎不用再額外負擔費用,還有每胎 3 萬元的生育補助。
目前縣府規劃於 2026 年前佈建 28 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18 處育兒親子館,並積極提升托育準公共化簽約率,致力於打造一個溫馨友善的育嬰環境。
育兒指導員免費傳授新手家長撇步、「協力圈」讓居家托育人員經驗傳承
針對新手家長,縣府培訓 20 多位育兒指導員,協助家長學習幫嬰幼兒洗澡、餵食、烹調副食品等教養知識,讓家長可以不再驚慌失措。為了讓托育服務更具品質,居家托育人員每年必須完成 18 小時在職訓練,並組成「協力圈」,分享彼此實務經驗。
彰化更首創「實習計畫」讓資深居家托育人員帶領新手,實習滿 24 小時才能正式上崗,這樣嚴謹的機制,讓托育服務能夠自然銜接,孩子們的照護也可無縫接軌。此外,為了替家長把關,縣府每季都會安排訪視輔導,並針對績優托嬰中心、托育人員進行頒獎表揚,提升從業人員的榮譽感。
跨局處分進合擊,早療通報率高過全國平均
為何彰化縣對托育人員品質管理著力如此之深?王蘭心解釋,當托育人員具備專業的篩檢能力,一旦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遲緩,第一時間就會主動通報,「我們寧願多做一步,也不願漏接任何一個孩子,以免錯過寶貴的黃金治療期。」
在此理念下,縣府結合社政、教育、衛生、警政等單位,共同推動兒童早療,採取「早期發現、早期療育」策略,並設立「彰化縣兒童發展推動委員會」。目前有 1 處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4 處社區資源服務中心及 26 處社區療育據點,讓家長能夠就近諮詢,免於奔波,也讓彰化的早療通報率優於全國平均,真正守護孩子們的未來。
牽手共走成長路 當遲緩孩子勇敢起飛
目前在彰化市設有早療日托機構「寶貝成長家園」,聘請專業的療育團隊,提供孩子們物理及語言治療等,並與鄰近幼兒園合作辦理融合教育,激發兒童主動學習的動機。未來也計畫於北斗設立新據點,讓南、北彰化的孩子都能受到完善的照顧。
負責承接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的瑪喜樂基金會,見證很多孩子的成長。該基金會社區資源中心主任郭伊凌猶記,曾輔導過一位 4 歲的自閉症孩子,起初連午睡都不安穩,不斷哭鬧,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後來,郭伊凌到據點為早療孩子們上繪本課,再見到這位孩子時,心中直呼「我不認識他了!」他不僅能專心聽課、和老師互動,更懂得協助同儕,讓她既感動又驕傲。不少家長看見自己的寶貝脫胎換骨,也深受觸動,不禁感性向王蘭心分享,「我不期待孩子一路順風,但希望他們能在逆境中展翅高飛。」
每個孩子都玩得起玩具,和長輩一起動腦
事實上,不管孩子發展狀況如何,玩玩具對孩子身心發展均具正面效益,縣府也推出「玩具銀行」、「寶貝嘟嘟車」服務。
玩具銀行提供 0 到 6 歲兒童免費借用玩具、繪本,並製作成分享包,讓孩子可以一次玩到不同玩具。比較特別的是,去年開始推動「老幼共融活動」,讓長輩與幼兒可以一起結伴閱讀互動。而 6 輛「寶貝嘟嘟車」則主動出擊到較偏遠地區,滿載繪本、玩具,也載著偏遠孩童殷殷的期待,去年已服務超過 4 萬人次。
彰化縣長王惠美強調,她深知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育兒政策不僅應關注孩子成長,更需關懷整個家庭,讓新手家長不再徬徨無助,透過專業的支持與個別化照顧,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發揮潛力,迎接屬於他們的美好未來。
(彰化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