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卻感覺不到疲勞的狀態,就和喝提神飲料一樣,不過是暫時的效果。如果一直處於忙碌狀態,反而可能會忽略掉疲憊的警訊,所以適度休息是必要的。就像不管是再怎麽頂尖的運動員,都會有休賽的期間,如果不穿插休息,就無法拿出最好的表現。(本文節錄自《為什麼吃蛋糕、看電影、去了健身房,都還是好不起來》一書,作者:精神科醫師Sidow,高寶出版,以下為摘文。)
各位是否有過「忙碌時不會感覺到疲勞」的經驗?
有些人具有這種特質,不論是工作或是私人生活都不間斷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讓生活充實是他們的人生目標。他們看似愈忙碌就愈有活力,過得愈充實。
不過,從壓力的觀點來看,這種生活其實有些危險。
忙碌確實能讓人感到人生更充實,當我們全神貫注於某件事時,體內會釋放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使我們變得比較不會感到疲憊。
然而,如果這個狀態一直持續下去,身心靈會在某天達到極限。
忙碌卻感覺不到疲勞的狀態,就和喝提神飲料一樣,不過是暫時的效果。如果一直處於忙碌狀態,反而可能會忽略掉疲憊的警訊,所以適度休息是必要的。
就像不管是再怎麽頂尖的運動員,都會有休賽的期間,如果不穿插休息,就無法拿出最好的表現。
日復一日訓練、理應比普通人更有體力的運動員都會好好休息了,我們也不難想像,非運動員的人們不休息卻持續活動的後果會是什麼了。
(延伸閱讀│你過著每天工作10小時、假日都在加班的窮忙人生?原來是「它」偷走了你的時間和自由?)
精神科的疾病中有一種病被稱為「雙極性情緒障礙」,特徵是會不斷反覆陷入興致高昂的躁期和心情低落的鬱期。
躁期時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變得非常積極,不睡覺地到處活動,躁期大多會持續一個星期左右才會冷靜下來,之後就會進入鬱期;進入鬱期後,彷彿先前的躁期不存在般,活動力會下降,容易會有將自己關在家裡的傾向,心情也會變得鬱悶。
即便還沒到達雙極性情緒障礙的程度,但一定有人有過這種經歷:在持續忙碌一段時間後,突然失去幹勁,做不到之前能做到的事。
這就是所謂的「燃燒殆盡症候群」,指的是在忙碌的時期,或是達成某件事後失去幹勁的狀態。
忙碌時能忘記疲憊或許是件好事,但要是患上燃燒殆盡症候群,總體而言最後的表現反而會下降。
正因如此,重要的是從平時開始有意識地確保每天、每週、每月等定期休息的時間。
比起發揮百分之百的力氣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最終變得無力,倒不如維持住百分之八十的表現,如此對身心靈的負擔都更小。為了獲得充實感而故意忙碌不休息的人們,請先好好確保自己有時間照顧身心靈吧。
(延伸閱讀│放鬆不等於懈怠:別把自己活成一支「快沒電還不充」的手機)
而那些因為工作或任務太多,導致沒時間休息的人,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本身就存在問題。如果不好好思考,自己能否確保休息的時間,即便只是一點休息時間也好;或者考慮將一些事情交給別人來做,不然再這樣持續下去,不知不覺中,身心靈都會受到侵蝕。
讓我們重新檢視一遍自己的生活,確認是否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