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不是只能比拚快狠準的武器,我們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和守護重要的人事物,將每一次的情緒能量耗損,降到最低。如果你的問題在於滔滔不絕的人是客戶或同事,是時候干預負面模式了。如果你淪為對方單方面長篇大論的虜囚,請使用以下7個巧妙終止的步驟,重新建立更加平等的意見交流。(本文節錄自《零內耗溝通術》一書,作者:莎曼‧霍恩,遠流出版,以下為摘文。)
「團隊中有一名很聰明的工程師,但他不懂得什麼時候該停止說話,導致大家一看到他朝自己走過來,就急著趕快落跑,避免要聽他長篇大論。對於升遷他只差臨門一腳,只要能學會適時住嘴就行。請問你有好方法嗎?」
「你聽過帕金森定律嗎?在工作能夠完成的時限內,工作量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時間都被填滿為止。說話也一樣,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想不停地談論。
下次你又開始有衝動想滔滔不絕講下去時,不妨舉起煮蛋計時器,讓大家知道所有人一次最多都只能講3分鐘。或者在手機上設定計時器,並且挑選悅耳的鈴聲(而不是煩人的鬧鐘)來提醒『時間到了』。設定時限可以幫助我們『跳過大家不在乎的部分』。」
巧妙終止長篇大論的7個步驟
如果你的問題在於滔滔不絕的人是客戶或同事,是時候干預負面模式了。如果你淪為對方單方面長篇大論的虜囚,請使用以下7個巧妙終止的步驟,重新建立更加平等的意見交流。
1. 確認獲得滿足的需求是否失衡
如果有人連續講了20分鐘,他們的需求就得到了滿足,但是你的需求呢?其他等待與你交談的客戶的需求呢?那些你沒有時間回覆的電子郵件呢?你可以發現這個時候的需求天秤是不平衡的。
我學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任何關係的成功都取決於我們是否保持「需求規模」的平衡。
如果對方一直說、說、說(或者做所有的決定),而你沒有機會發表評論或做出貢獻,那麼需求的天秤就失衡了。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你的需求卻沒有得到滿足。
在這種情況下,打斷並以委婉的方式結束這段獨白並非自私之舉,反而是明智之舉。讓需求恢復平衡是你的權利和責任,這樣雙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很多人從小被教導「打斷對話很不禮貌」,請更新這種觀點。如果有人不肯停止一直說話,導致其他人的需求被忽視,那麼打斷並不無禮,而是正確的事。
2.說出對方的名字來打斷
請不要發出幽微的信號,希望對方會接收到暗示憤怒跺腳或盯著手機看是沒有用的,這些喋喋不休的人通常會忽略禮貌的暗示,畢竟他們要是有人際狀態意識,一開始就不會說個不停。如果你貿然插嘴,他們可能會生氣並提高音量,不過人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會停頓,這給了你介入的機會。
3.總結他們所說的內容
如果你只是搶回發言權,對方會覺得被冒犯,但如果你重述他們前面所說的話,他們會覺得受到傾聽,並知道你明白他們想要傳達的重點。
4. 用「只要……就立刻……」或「我希望……」收尾
如果你需要採取行動,可以說:「只要一掛斷電話,我就會立刻聯繫我們的配送中心,提醒他們注意這一點。」讓對方知道談話結束後你會做什麼,有助於他們放你離開,好讓你盡快解決問題。
如果他們滔滔不絕是因為單純愛講話,或是真的需要找個人吐苦水,請用「我希望」來收尾:「荷西,我希望有更多時間可以了解這件事,我現在正在接受員工訓練。我會在詢問同事之後回覆你事情進展,好嗎?」使用「我希望」的句型可以稍微軟化你在縮減談話的事實。
(延伸閱讀:只要在「我」後面多加一個字,就能改變雙方關係的溝通術)
5.以友善話語來結束對話
例如「感謝你提醒我注意這件事」和「我期待明天再聯絡你」等友善話語抵消了唐突的感覺,請確保你的語調是溫暖又肯定的。
如果你用「好嗎?」等帶有詢問意圖的句型或語調,就是把發言權又丟回對方手上,事情會沒完沒了。「我很高興我們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或「我會把你的建議轉達給我們的人力資源總監」等溫暖的語言,可以防止他們覺得自己受到冷落。
6. 使用肢體語言委婉地脫離互動
如果對方就是不肯停止說話,那麼你就得更加果斷了。請從椅子上站起來或後退幾步,明確地說:「討論到此為止。」
一定要保持眼神交流,並說「很高興再次見到你」之類的話,這樣對方就不會覺得你把他們完全拒在門外。你還可以提到自己接下來的行程:「小組會議五分鐘後開始,我最好趕快去拿筆記本,這樣才能準時到達。」這樣對方心裡會好過一點。
7. 告知對方一定要停止
提前告知對方,你(或團隊)還剩下多少時間,例:「塔拉,提醒一下,我整點要接客戶的重要電話,所以我們還有10分鐘可以釐清後續該怎麼做。」如果你正在主持小組會議,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技巧來保持需求平衡。
如果有人發言大大超時,導致議程延誤,請說:「法蘭,我們剩20分鐘,議程上還有3個事項要討論,我們要加快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