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青竹園區不做推銷 拿空心竹賺創意財

陳怡貝
user

陳怡貝

2006-07-06

瀏覽數 22,650+

青竹園區不做推銷 拿空心竹賺創意財
 

本文出自 2006 / 7月號雜誌 出路-小台灣大藍海

穿過綠竹夾道的小徑,走過小橋,來到一棟兩層樓高的竹屋,舉目所見,都是竹子相關製品。

在竹屋的後院,有全台最多、超過120種的竹子品種,一片青翠的竹園中,以小橋流水、庭園造景,將園區營造得處處竹影搖曳、綠意盎然而清幽。令人不禁想起電影《臥虎藏龍》中的竹林場景。

儘管學歷不高,但陳靖賦憑著創意,竹文化園區不僅被行政院青輔會列為10大NPO(非營利組織)之一,並獲得經濟部工業局選為創意生活產業,同時也是工業技術研究院頒發的竹炭CAS七家合格業者之一。

感動行銷,從竹家具到竹空間

竹山鎮,是台灣竹子的故鄉。

從小生長在鎮上的陳靖賦,看過竹山的風光,也陪著竹山走過沒落。

陳靖賦高中畢業時,正逢竹山竹藝興盛時期。

風光時,竹山有七成以上的人口,從事竹產業相關工作。經歷1960、1970年代的榮景,他也看到1980年代後,竹藝廠紛紛外移,從全盛時的100多家,銳減到10幾家的欷歔。

從20多年前,他高中畢業後,就走上竹藝雕刻的路。他曾記得有位前來參觀的長輩,看著他嫻熟地以雕刻刀在竹片上勁舞時,冷言冷語地說「少年仔,竹仔是空心的,賺無錢啦!」

但對竹子有深厚感情的他,並不以為意。當他創意發想,把雕刻的竹片綁上中國結做成禮品,風行全台後,創意就帶領他一路闖過許多竹業的低潮期。

因為對竹子的喜愛,陳靖賦很瞭解竹子的可開發性。他總是走在浪頭前,從開發創意竹家具,到竹藝室內設計,最後走到以竹子做空間規劃。台灣流行過的茶藝室、展覽會場的竹林裝飾,陳靖賦無役不與。

「我隨時都想用竹子去做所有東西,」陳靖賦愛竹,食衣住行育樂都要跟竹子沾上邊。他做生意的方式,都是坐在竹桌、竹椅上,用整套竹製泡茶組和客人聊天,最後客人因為想複製那份閒適的生活心情,總會把竹茶具,甚至竹家具買回家。沒讀過行銷理論,陳靖賦很早就懂得「感動行銷」的道理。

文化包裝,以好觀念贏大陸貨

儘管自己走出了竹藝雕刻的傳統經營模式,從竹子中賺到了錢,但從未離開竹山鎮的陳靖賦,一直希望振興故鄉的竹產業。在政府奧援有限的情況下,他決定自己出面幫助社區。

由於竹工廠外移、土壤因長期種植而酸化,竹山地區當時沒人願意種竹子。陳靖賦集結農民的力量,成立生產合作社,除了定期辦研習營,教社員管理、栽培、將竹子規格化,並擔任與政府相關單位溝通的窗口。

「我們用文化包裝竹子,扺擋大陸的競爭,」瘦削的陳靖賦經常穿著紅色的T恤,和綠竹相輝映。他舉例,孟宗竹以往常常被整枝拿去搭鷹架,不值錢。可是拿來造景,細細一根就可以賣到好幾百塊。

園區內有一處由優雅、挺拔的唐竹夾道遮蔭的小徑,陳靖賦往往這麼介紹,「這裡是整個園區的天然冷氣機。」有次副總統呂秀蓮到園區參觀後,就訂了200多株唐竹。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我不做推銷,我只賣觀念,顧客感染到我對竹子的喜愛,自然會掏出錢來消費,」陳靖賦如此表示。

陳靖賦開設竹家具店時,曾有位老太太為一張新台幣150元的竹椅子,跟陳靖賦殺價三小時,最後還是以150元成交,附帶條件是陳靖賦要負責維修。

他心想,顧客會願意為了買張椅子耗上三個小時、壞了還捨不得丟,表示消費者是喜愛竹材的。但愈不瞭解竹子的人,就愈不容易消費竹子。因此,他把教育消費者當成重振竹產業的重要任務。

技藝公開,看老奶奶編大斗笠

青竹竹文化園區,將竹材、創作、營業三方面做垂直整合,兼具觀光休閒、生態保育、地方產業,及文化特色。

除了漂亮的竹園,園區也開發各式各樣與竹子相關的活動,要讓來客寓教於樂。服務項目遍及竹主題餐、竹炭片雕刻、卡片DIY製作等。園區同時也身負技藝傳承的功能,像今年暑假即將開辦的編斗笠班,總共要收30名學員,結果簡章都還沒發,已有10幾人報名。

園區內展示20∼30頂斗笠,還有一個可能是全國最大的超大型斗笠,是2003年獲得「國際農藝慈恩獎」的陳靖賦母親──陳曾水對的傑作。

陳靖賦的阿嬤是竹山出名的編斗笠專家,但由於竹業沒落後,陳靖賦小時候並沒有看過母親編竹笠。

反而是母親看見兒子為了找回失去的傳統技藝大傷腦筋之際,自告奮勇,把兒時記憶搬出來重現,沒想到就做成了。80歲的她,現在每次編斗笠,都成為園區重要的參觀行程。

陳靖賦將竹炭、竹藝品的窯廠、工作室都開發成展覽空間,既生產,也做展示之用。他逆向操作,一改竹藝工廠向來封閉的作風,歡迎大家到工作室參觀,「要看了,知道不好做,消費者才會認同產品的價值。」

會不會被同業偷學?「我不怕,因為我永遠有新的東西!」陳靖賦自信滿滿。

食材研發,用黑竹炭換金元寶

陳靖賦的創意跟著時代走。在工業技術研究院開發出可食用的竹炭粉後,他申請CAS標章,把健康的炭粉運用到食物上,獨家研發出「黑元寶」竹炭水餃、「黑金線」竹炭麵條、「黑珍珠」竹炭米香,及「黑晶鑽」竹炭冰棒等,已獲得不少餐廳的大訂單,現在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經過七、八年的苦心經營,園區更曾被921震災摧毀大半,現在終於可以自給自足。

但陳靖賦的「竹夢人生」並未止步,目前園區中正在趕工興建竹博物館,預計年底可完工。這座以三合院為設計概念的博物館,將結合研習教室、住宿、展覽、收藏等功能,這也是竹山鎮第一座竹博物館。

對竹,陳靖賦有股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我相信宿命,每個人都有這世的使命,這輩子,我大概是竹的使者吧!」陳靖賦望著眼前的竹

林,滿足地笑著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