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清大校長高為元:插旗印度不僅搶生源,更讓校園邁向多元

王筱慈
user

王筱慈

2024-02-26

瀏覽數 1,850+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張智傑攝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2024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近年來,少子化大舉衝擊大學校園,當本地學生不足時,常需仰賴國際生補足缺口。在還沒有少子化危機時,清華大學已開始向外布局,更是台灣第一所招收外籍生的學校。清大校長高為元如何打造國際化環境,贏在起跑點?

以民主教育與學術自由聞名的清華大學,在兵家必爭的國際招生中,依然以優質學習環境,展現出傲人的成果。根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清華大學的外籍學生數超過1857人,清大校長高為元也特別分享,國際化校園其實能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在進入清華前,高為元曾在香港工作,並時常與日韓、歐美等地的專業人士接觸。他分析,這些地區都曾是少子化和高齡化下的災區,同樣的,他們的大學,也深受生源不足所苦。只是,儘管是如出一轍的結構性問題,但各地都自有一套因地制宜的解方。

高為元提到,少子化並非一夕突發的現象,而是在全球某些地區逐漸顯現。根據統計,全球大約有兩萬所大學,但人口減少的情況並不是普遍存在。事實上,有些地區的人口仍快速增長,這代表人才市場持續在變動,且變化迅速。

全台第一所招收外籍生的學校

「為什麼要國際化?為什麼要境外招生?」關於校園國際化,最直觀的理由,通常是當地學生不足時,國際生可以補足缺口。但高為元認為,這確實是其一原因,卻過於表面。事實上,在還沒有少子化危機時,清華大學就已開始向外布局,更是台灣第一所招收外籍生的學校。他強調,因為國際人才對地方的發展,至關重要。

以美國為例,這個建立於移民基礎上的社會,200多年的歷史見證來自全球的人才匯聚,無論是學生、新移民還是移民第二代,都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這背後的原因是多元化,」高為元曾與社會科學領域的教授和多位作者進行討論,並研究論文發現,當面對某些議題時,多元的視角能夠讓人更全面理解問題,並激發更多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面對疫情的全球性挑戰時,多元化思惟尤為重要。

高為元感嘆,三年的疫情,讓大家深刻體會到,疫情遠非單一面向的問題。這不僅是醫學挑戰,更涉及政治、文化、經濟、產業鏈以及法規等多個層面。這種複雜性要求我們必須有跨領域的視角,和多元人才參與,才能對疫情有更全面的理解,並提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高為元認為,校園國際化,正好能為學術研究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內容。張智傑攝

高為元認為,校園國際化,正好能為學術研究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內容。張智傑攝

同樣的道理可以擴展至整個社會運作,多元化社會需要不同背景的人才,並且需要過程,來促進彼此認識。而校園國際化,正好能為學術研究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內容。

然而,每校的國際招生策略各有千秋。清華大學對印度學生的招生表現尤為亮眼,在過去十幾年中,清華大學吸引大量印度學生,迄今已有2000~3000名印度生畢業,同時還都有300~400名印度學生在校。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高為元提到,清華大學在30年前,即1991年,就開始招收印度生。五、六年前,更進一步在印度設立了專門的招生中心。這座由教育部委託營運的中心,致力於推廣華語教學和台灣文化,包括繁體中文字的使用,以及相關文化符號的教學。

去年,一些曾在清華大學學習的印度校友返國後,也成立了清華大學的校友分會。這些校友從清華畢業已超過十年,但他們對在清華的經歷仍有深刻且強烈的好感,於是才會成立專屬的校友組織。而這則顯現,清華的招生和國際經營,深入人心,「只有明白對方需求時,才能知道能提供哪些吸引對方的條件,若對對方一無所知,僅憑公式化的數據和論述,是無法引起對方共鳴的。」

不過,高為元也指出,近年來中印關係緊張,也的確也給台灣的大學一些爭取生源的機會。

給學生的建議:永遠保持好奇心

至於對準大學生的建議,高為元認為,學生應該對業界的發展有所了解。尤其,各行各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學生應該利用在大學期間培養專業知識。而保持好奇心特別重要,畢竟這是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高為元分析,每個產業都有興衰週期,就像今天,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可能正處於高峰,但五年後可能會有新的領域崛起,而20年後可能又是另一個全新領域。

未來是還沒有成形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你無法百分之百掌握細節。所以一定要有好奇心,靠著多元學習,很多機會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高為元

學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高分子科學博士
經歷: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科技園轉化 研發所所長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