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的金錢業力是什麼?20題自我檢測:財務狀況反映內心世界

10個改變業力模式的策略。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2-06

瀏覽數 8,250+

《豐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豐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許多人在缺少、匱乏和限制的思維模式下生活和運作。我們全心全意專注在我們所缺乏的事物:經濟保障、信心、親密關係,這使我們感到不安全和短缺。我們總以為,只要能擁有這些東西就會快樂。但不斷地追求更多,往往意味著我們的自我在驅使我們的思想、行動和反應,阻止我們達到更偉大的目標:真正的內心平靜、接納和滿足感。(本文節錄自《豐盛》一書,作者:狄帕克.喬布拉,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你的金錢業力是什麼?

以1到10的等級回答下列每個問題,其中:

1=沒有問題

5=偶爾有問題

10=有嚴重的問題

____你每個月很難收支平衡。

____你有卡債尚未清償。

____你背負著長期的銀行貸款或學生貸款。

____你的抵押貸款對你的收入來說太高了。

____你沒有認真地為退休作計畫。

____你揮霍金錢購買奢侈品,通常都是出於一時衝動。

____你品味高級,但收入卻不足以供應。

____你與你的配偶或伴侶為了金錢問題爭論不休。

____你擔心自己的財務未來。

____你看不到擺脫當前財務困難的出路。

____你每個月靠工資過活,勉強維持生計。

____你預見負擔不起的費用,例如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或讓年邁的家庭成員接受安養照顧。

____你從來都存不了錢。

____學習財務和投資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或者你並不想嘗試。

____你已經欠了稅。

____在有人向你提供財務建議時,你不會接受。

____你認為金錢是禁忌的話題。

____你把錢花在你後來後悔的事物上。

____你不贊成伴侶或配偶花錢的方式。

____你對工作的低薪感到不滿。

總分________

評估你的分數

在上面全部20個問題上全都得1分,對金錢很在行,這樣的人恐怕不存在。得最高分就像在如上20個問題全都給自己打10分的最差分數一樣不太可能。

大多數人會發現自己的平均分數是5乘以20個問題等於100分。換句話說,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通常總會教你擔憂。有些項目進展順利,但另一些項目則不然。

這個測驗的重點不是總分數字,而是你評分為7到10的項目或問題。你可能覺得這些問題很危險,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只會更添憂慮,卻依然故我。

另一方面,你認為值得擔憂的每一個項目都包含一個選擇,這個選擇幾乎都與擴展覺知有關。只有你覺知的事物才有改變的可能。

提高覺知並不值得恐懼。你已經在問題的層面上覺悟到你的問題,現在需要做的轉變是在解決方案的層面覺悟這些問題。

最後,你得把金錢的使用看成只是一種補償。一般人總把金錢視為通往幸福的途徑,但真正的途徑——喜樂的意識對他們卻是封閉的。

自我覺知與致富的承諾不同,但自我覺知有助於以正確的方式看待金錢──

金錢雖有用,但如果你想要充實的生活,並不需要對金錢魂牽夢縈。一旦你了解了這一點,許多金錢問題就會自行消失。

 金錢雖有用,但如果你想要充實的生活,並不需要對金錢魂牽夢縈。(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金錢雖有用,但如果你想要充實的生活,並不需要對金錢魂牽夢縈。(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金錢業力可以改善

在你的覺知中,每個問題都有某個程度的解決方法。提高覺知讓你有了改變的基礎。

就改變金錢業力而言,下列事項只會適得其反,因為它們不知不覺地受到舊習慣和過去的訓練所驅使:

• 擔心、焦慮

• 慣性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 否定

• 一廂情願

• 放棄

• 逃避自己

• 悲觀態度

• 自我批評

我們全都受制於這些徒勞無益的做法,而且問題愈敏感,我們就愈有可能以這些方式應對。當然,金錢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它與個人的成敗感有關。

在社會觀點中,有錢代表你成功;沒錢會使你微不足道,受到忽視。然而,大多數人對於如何以正面的方式處理他們的金錢業力,卻知之甚少。

以下是改變業力模式的策略,因為它們與自我覺知相關:

1. 清晰的洞察力

2. 對自己誠實

3. 尋求專家協助

4. 堅持

5. 相信有解決方法存在

6. 相信你會找到解決方法

7. 現實的思考

8. 對你的選擇持開放態度

9. 承擔責任

10. 做你知道你需要做的事

如果你細想上面這兩個表,就會發現在金錢之外的人生其他方面,你都以非常有意識的方式行動。可以說,在你做任何為你帶來快樂或引起愛、美、同情、欣賞和成就感反應的行為時,就沒有業力障礙。

單單金錢本身並不能帶來這些體驗。金錢可以幫助你擁有這樣的經驗,也可以阻礙你的道路。你對金錢業力的策略應該以這一認識為重點。

要獲得持久的財富,賦予你生命意義、價值和寄託,你就要把日常的生活建立在精神的豐富之上——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M.D.)

《豐盛:打通邁向財富的內在路徑》,作者: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時報出版

《豐盛:打通邁向財富的內在路徑》,作者: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