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耶誕、元旦假期出遊的你,是否曾留意過飯店大廳,西裝外套上左右兩側別著金鑰匙的禮賓人員?近期不少住客在臉書社團分享巧遇金鑰匙的過程,直呼「有求必應」「溝通無障礙」,《遠見》專訪台灣金鑰匙搖籃的中華民國旅館金鑰匙協會,解密全台每年僅維持20把的「金鑰匙」是如何養成?又如何「跨海」完成你想像不到的任務!
還記得2015年勇奪奧斯卡五項大獎的電影《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一位王牌禮賓員M. Gustave藉助一個由各大飯店禮賓員組成名為「The Society of the Crossed Keys」(十字鑰匙社)的地下組織協助逃離冤獄的奇幻情節嗎?
現實生活中,這個看似無所不能的神秘組織並非全然虛構,真實存在一個專門解決禮賓員疑難雜症的組織,它就叫「國際旅館金鑰匙協會」,也被稱作「飯店界奧斯卡獎」。
國際旅館金鑰匙協會(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cierge d'Hôtels "Les Clefs d'Or",縮寫 UICH Les Clefs d'Or)1929年於法國巴黎創立,1952年發展為歐洲金鑰匙組織,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透過強大的人脈網絡,服務世界各地的住客。
中華民國金鑰匙協會約2003年成立,可說是全台金鑰匙搖籃,因入會規範嚴格,每年雖有心血取得認證,去同時也有失去認證的從業人員,飯店從業人員受疫情衝擊流失,近年全球金鑰匙從每年約4000多位,僅剩3000多位,其中中國大陸並未包含在內,台灣更只有20多位金鑰匙!
既然金鑰匙每年考核,為何每年人數始終維持不超過30位?原來,「五年」對飯店業第一線從業人員來說已是極高門檻。
「飯店是流動很快的行業,五年足夠刷掉一批人了,」中華民國旅館金鑰匙協會會長林惟恩直言,飯店包括行銷、前台等職位,其實兩~三年應該是一個新門檻了,第一線最容易面臨職業倦怠、可能想轉換環境,或是換個職位 ,甚至五年資歷也差不多適逢升遷,五年內發生各種變動,這也是為什麼金鑰匙難拿、更難維持的原因。
金鑰匙萬事達?幫日本老婦跨海尋親、商務客越洋送酒
「金鑰匙」角色近年在台灣逐漸被大眾認識,林惟恩分享他曾服務一位印度爸爸獨自帶女兒來台旅遊五天,這對父女是第一次來台灣,事先沒有任何行程規劃,林惟恩利用下班時間,幫這對父女安排旅遊行程、透過友人預訂餐廳,提供「數個旅遊方案」,最後一天退房時,這對父女眼中滿是感激的謝謝他,這也是他站在第一線服務的最大成就感:為住客完成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永久回憶。
林惟恩也曾聽聞同業分享,有年近8旬的日本老奶奶來台旅遊,她在日治時代曾短暫居住在台灣,僅憑印象中「一口井」的線索,就想找尋當初在台居住地的鄰居和同學,這位受託的金鑰匙利用下班時間,載著老奶奶開車前往當初居住過的區域附近,兜兜轉轉,想當然爾,人事已非,雖然未能完成任務,但金鑰匙的使命正是這份真摯的服務心意。
金鑰匙們最厲害的是各個身懷絕技,有的擅長探索知名景點、有的與米其林餐廳熟識,最厲害的資源莫過於,金鑰匙之間互助的強大人脈網路,以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林惟恩印象深刻,有一次一名客人的紅酒寄放在飯店,但退房時,飯店忘了拿給客人,麻煩的是,客人下一站就趕往澳門出差了,當下林惟恩得知客人入住的澳門酒店有金鑰匙會員,便立即致電給對方,請對方代買一瓶相同的紅酒,最後在客人抵達澳門時,這瓶紅酒順利送達客人手中。
正如金鑰匙組織成立的目的:交換專業知識、互相協助解決執業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困難,培育並整合全球最優秀、最頂尖的飯店禮賓司服務人員。下次入住飯店時,不妨搜尋是否有金鑰匙的身影,或許將為你的旅程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