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鏈結地方政府與企業需求,串接地方創生資源開創永續商業模式,邀集產官學參訪團至花蓮縣舉辦「探索花蓮 共築未來」地方創生基地參訪活動。
花蓮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保留多樣性的自然環境,全國有機栽種面積第一,在永續治理的趨勢下,以「永續」作為施政核心,運用優越的天然環境,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指導方針,扣合各項發展,推動SROI社會影響力評估、ESG,並融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精神,擘劃縣政藍圖。
「永續是花蓮的日常」在花蓮縣長徐榛蔚帶領下,縣府在2023年5月開始推動低碳旅遊,業者自主不使用一次性備品,而在循環經濟花蓮首創生質能源中心-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利用畜牧業排泄物轉為沼氣發電,黃金變綠金,這些都是在政策上納入永續的理念。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施政核心及指導方針,積極推進相關政策和措施,期盼透過系統性的提案、培力課程、工作坊及媒合活動,培育花蓮在地業者,鼓勵社會創新和永續理念,扶植花蓮在地優秀的企業團體納入永續影響力於經營策略。
花蓮率全國之先開設SROI培力工作坊 ! 扶植在地創生團隊,找出潛在合作商機
永續不是一個人的事,為讓永續施政貫徹到SDGS,針對民眾及縣府員工長期進行公民永續教育,2024更是率全國風氣之先永續先行,首開SROI培力計畫,成立花蓮好加共好平台,培訓在地團隊社會影響力評估指標能力,並進行一對一線上輔導,協助創業團隊在產品和設計服務中,篩選出獨特力、量化力、影響力,藉由完整資訊,提高投資媒合率。
在永續工作坊中,縣府邀請經SROI計畫輔導後績優團隊,與《遠見共好圈》參訪團進行交流,在創生團隊分享自身經驗後進行小組討論。與自然共好的廣太綠能小而美水力發電、復育蘆葦推動藍碳的協槓生活文化、原生好物蜂巢契作帶動周邊小農、以教育出發的木想傢工坊以及在地食農旅遊體驗,每一家團隊永續影響力,都引起會員高度興趣,表達高度投資意願。
《遠見共好圈》參訪花蓮地方創生基地,見證共享創新精神
來自政府、《遠見共好圈》的企業界、學界代表,除與花蓮在地團隊交流ESG永續經營理念外,從政府政策、學術理論、企業落實、社會推廣四大角度,探討各產業間的永續發展戰略。並透過「永續地創工作坊」的交流與討論,找尋ESG各面向與地方創生的潛力合作機會。
此次參訪行程也走訪中華紙漿花蓮廠、花蓮縣壽豐鄉仁方農場、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台灣水泥花蓮DAKA 園區開放生態循環工廠等地,期盼透過互動交流讓花蓮在地團隊與企業間共善創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