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經雜誌《財富》首次推出「AI創新50強」(Fortune 50 AI Innovators)榜單,上榜的企業除了有龍頭老大微軟、輝達、Meta、OpenAI、Google之外,還包括規模較小的新創公司以及唯一入榜的中國企業百度。
《財富》(Fortune)指出,AI產業過去一年近乎爆炸式成長,年初至今就有200家「新創獨角獸」在業界嶄露頭角,今年(2023)投注到美國新創企業的資金當中就有1/4流向AI領域新創公司。
另據微軟統計,企業每投入1美元研發AI相關技術,就可收獲3.5美元利潤,AI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財富》今年因此決定增設專門針對AI產業的創新50強榜單,並網羅了各大創投公司、市場分析師,以及編輯團隊內AI專家的意見,推選出最具影響力、最能夠推動AI技術前進的企業。
「最熱門的產業都有可能出現敗筆多過成功案例的情況。但現階段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企業目前在進行的工作不僅會形塑AI產業的未來,甚至將改變整個世界,」《財富》編輯團隊寫道。
科技業巨頭搶占AI先機
美通社形容上榜的企業為「大衛與歌利亞」,所謂的「歌利亞」指的就是早已搶占AI先機、家大業大的科技業巨頭微軟、Meta、Google,以及獨自稱霸晶片產業、日前甫推出「史上最強AI晶片」的輝達(Nvidia)。
ChatGPT年初崛起可謂開啟了AI新時代,開發商OpenAI自然榜上有名,但公司近日人事風波鬧得滿城風雨,引發外界高度關注。OpenAI董事會上週毫無預警解雇創辦人兼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隨後引發內部近500名員工抗議威脅離職、投資方微軟更伺機挖角。而奧特曼在22日又經由官方證實回鍋,外界看得霧煞煞。
《財富》評論意有所指表示「AI這一領域可謂瞬息萬變」,OpenAI的最終結局仍存在變數,只是不會「耽誤」公司現階段的影響力。
另一「歌利亞」則是中國大陸搜尋引擎巨頭百度,其規模在大陸國內雖不及龍頭老大騰訊、阿里巴巴,但AI領域的相關部署仍舊做得非常出色。
《財富》指出,百度已成功研發、訓練一款能與ChatGPT分庭抗禮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文心一言,並在今年10月宣布推出聊天機器人第四代版本,稱「聊天機器人在遵循中文指令、完成中文相關任務時,表現都優於競爭對手,其能力可媲美ChatGPT。」
而百度也不只將AI技術運用到生成式模型、聊天機器人上。據《財富》報導,百度除了利用機器學習來訓練搜尋引擎、雲端運算業務,同時也正在研發自動駕駛車的演算法,並在繁忙的北京街頭、中國大陸其他三個城市營運「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
然而,隨著美國政府進一步收緊對AI硬體設施及相關技術所實施的出口管制,大陸企業未來可否繼續保持競爭力仍是未知數。
AI新創公司走在技術尖端
有了「歌利亞」,又怎麼能少得了「大衛」呢?《財富》榜單不僅聚焦財力最為雄厚的企業,同時也關注許多發展潛力驚人的初生之犢,其中就包括機器學習模型研發公司「Adept」以及圖片、影像生成式AI研發公司「Runway」。
Adept創辦人盧安(David Luan)曾出任OpenAI工程部副總裁,成立至今不到兩年便籌得3.5億美元創投資金,背後金主包括微軟、輝達等等。
眼下由AI產出的圖片及影像正夯,Runway貴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11月初剛剛推出改版升級的二代影片生成模型,用戶只要輸入幾句文字指令,就可獲得影音短片。
美國科技新聞網「VentureBeat」評論指Runway二代模型產出的影片極為逼真:「顛覆了整個產業,是生成式AI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彭博社則於今年六月報導,Runway已向Google、輝達等公司籌集1.4億美元資金,執行長瓦倫瑞拉(Cristóbal Valenzuela)立志要讓「AI技術成為好萊塢電影產業的重要輔助工具。」
小刀只要夠鋒利就能夠鋸大樹,資方若願意繼續投入資金協助新創公司研發產品、技術,或許下一個輝達、OpenAI奇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