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時代來臨:40歲不過是人生的上午,別活得像太陽下山

自己的年紀套入「人生時鐘」。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10-13

瀏覽數 7,800+

《40歲起的人生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40歲起的人生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百歲時代,我最近在葬禮上切身感受到這句話的意思。參加朋友父母的葬禮時,有不少人表示長輩身故年齡是90多歲。根據韓國統計廳的資料顯示,2021年韓國人的預期壽命是83.6歲。現代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現在40多歲的人說不定會活過100歲。(本文節錄自《40歲起的人生課》一書,作者:金美敬,先覺出版,以下為摘文。)

過去的社會將人生分為3個階段:20歲至39歲為青年、40歲至59歲為中年、60歲後則為老年。我們把60歲後的人生稱為「老年」,沒有對這段時間多做計畫,是因為活到80歲左右,就要離開人世。然而,對於現在介於40歲至59歲的人來說,這種分類方式已失去意義。

更何況,最近的中年人愈來愈年輕。與我同齡的人如果自我管理做得好,外表都比真實年齡年輕10歲以上,也很跟得上時代潮流。

20多歲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很少在60歲後突然開始喜歡演歌。年輕時的興趣和生活方式,不會因為有了年紀而轉變。

儘管如此,大眾還是稱這樣年輕、健康、時尚的世代為「老年」。

「老年」無法概括我們大半的人生

我從以前就對此不太滿意。由於「老年」一詞,這段時期老是沒什麼內容,頂多只有旅行。如果以老年的觀點看待人生,除了縮減、珍惜、放棄,一點也不剩。

「老年」怎麼能概括我們大半的人生,這是超過40年的漫長歲月耶?只要我還活著,就不允許這個被動詞彙成為自己寶貴時光的代名詞。

因此,我把夢想當做主軸,重新整理人生的週期。

出生至20歲是幼年期,20歲至49歲這30年是首次追逐夢想的「第一人生」,50歲至79歲這30年是第二次追逐夢想的「第二人生」,80歲至百歲則是老年。現今40多歲的人活在第一人生的最後10年,60歲的我則邁入了第二人生的中期。

40多歲的你是否確實執行人生計畫,過得像上午一樣多采多姿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40多歲的你是否確實執行人生計畫,過得像上午一樣多采多姿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10幾年前,金蘭都博士在《疼痛,才叫青春》中提到的「人生時鐘」掀起話題,其概念是將人的一生比喻為24小時。假設當時的平均壽命為80歲,以24小時換算時,一年就是18分鐘。以此類推,40歲即為中午12點,也就是認真做完上午工作的午餐時間。

但現在已是百歲時代,以24小時換算的話,一年約是14分24秒。這麼一來,40歲便是上午9點36分,也就是剛上班,正要努力工作的時候。

必須到50歲,才會來到正午時分。日正當中的12點,總不能活得像晚上12點吧。然而,很多50多歲的人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60歲就關上燈,活在如同半夜的一片漆黑中,進入「關機模式」。

遠見邀你到基隆塔走走>>【免費報名】0927每日美日 — 凌宗湧的花草哲學

我試著用人生時鐘計算自己現在處於人生的哪一個時刻,發覺不過是下午兩點。外面依舊豔陽高照,距離太陽下山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每當我參加同學會時,許多朋友都已經退休,把自己的時間快轉到日落時分,迅速切換成「能省則省、謹慎度日、放下一切」的模式。

但人生時鐘的特點是,時間絕對不會自行快轉,除非我們的生理經歷過那些時間。我們必須活過每一天,否則時間不會有進展。畢竟白天不可能憑空變成黑夜。

將自己的年紀再度套入人生時鐘吧

40多歲的你是否確實執行人生計畫,過得像上午一樣多采多姿呢?50多歲的你過得是否充實,不會到了晚上才懊惱自己浪費了整個下午呢?如果你沒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勢必要利用其他時間補足來不及完成的進度。

不到老年,便提早步入養老生活的話,日子會變得漫長無趣。不到晚上,就鋪好棉被等待入睡的話,會讓自己罹患「人生失眠症」。我們總不能處在一個根本不想睡的曖昧狀態,白白浪費燦爛的下午時光吧?

想把中午12點過得燦爛精采,就要在腦海中重新安排這段時間該做的事。不是養老,而是「第二人生」。50歲至79歲,這30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節。困在競爭和責任之間的40歲階段,圍繞在自己身邊的狹小世界並非人生的全部。

40多歲是結束第一人生,準備邁向第二人生的轉折點

我們在第一人生做著令人興奮的夢,從自己身上發現希望。到了第二人生,依然也要找到自己的第二個夢想,發掘內在的渴望。

重拾年輕時迫於現實不得不放棄的夢想吧。如果年輕時沒有什麼夢想,不妨就拿出第一人生存下來的珍珠,完成屬於自己的寶物。

《40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作者:金美敬,先覺出版

《40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作者:金美敬,先覺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