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to connect to rest-group-gvm-com-tw port 80 after 0 ms: Connection refused 控糖醫學權威解謎:為何吃很少,還是瘦不下來? | 遠見雜誌

控糖醫學權威解謎:為何吃很少,還是瘦不下來?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3-09-24

瀏覽數 6,350+

美國研究糖與健康的醫學權威強森,近期出書提多年研究成果引熱議,原來,吃很少就是瘦不下來,其實是天生特殊機制。取自freepik
美國研究糖與健康的醫學權威強森,近期出書提多年研究成果引熱議,原來,吃很少就是瘦不下來,其實是天生特殊機制。取自freepik
00:00
00:00

中秋節快來,面對著烤肉派對與月餅,該吃美食還是為了健康理由拒絕?不過努力節食的人,常遇到一個更糟的結局:明明已經吃很少了,竟還是瘦不下來!美國研究糖與健康的醫學權威強森,近期出書提多年研究成果引熱議,原來,吃很少就是瘦不下來,其實是天生特殊機制。千萬別再盲目節食,甚至一味低體脂,真相與突圍方式在此。 

中秋佳節將近,面對著烤肉派對與月餅,該吃美食還是堅持節食拒絕的兩難,應該在不少人心中縈繞千萬遍。不過努力節食的人,常遇到一個更糟的結局:明明已經吃很少了,為何還是瘦不下來?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教授理查 • 強森(Richard Johnson),是研究糖與健康關係的世界知名醫學權威,論文研究長期獲得美國國家衛生院認可,也是資深執業醫生。他在最近出版新書《是大自然要我們胖(Nature Wants Us to Be Fat)》中,便將多年研究糖、肥胖與人體健康影響的成果一次展現,指出每個人之所以囤積脂肪,是因為體內有一個「生存開關(survival switch)」。只要開關一打開,就算吃很少,依然很容易變胖。 

因此,如果你也努力減重卻瘦不下來,千萬別過度責怪自己,這其實是人類天生就有的設計。 

每個人之所以囤積脂肪,是因為體內有一個「生存開關」。只要開關一打開,就算吃很少,依然很容易變胖。 取自Unsplash

每個人之所以囤積脂肪,是因為體內有一個「生存開關」。只要開關一打開,就算吃很少,依然很容易變胖。 取自Unsplash

胖子和甘地大不同:只喝水或茶竟能健康活一年 

這個「生存開關」到底是什麼?在書中,強森舉了兩個真實故事當作例子。首先,是長期以絕食運動推動政治的印度聖人領袖甘地。他1948年在德里為了維護回教人權進行節食抗議,才5天,就讓醫生驚覺並擔憂他的健康明顯衰微,有致死危機。 

另外,在1965年,有一個長期在英國蘇格蘭,和父親經營炸魚薯片餐廳的年輕人安格斯,因為體重超過200公斤明顯過重,決定開始他的減重計畫。 

安格斯採取的是有點極端的減重方式:就是除了水、茶、咖啡和維他命,其他有卡路里的食物都不吃!他堅持了這個療法長達一年,結果不但沒有出現任何疾病或健康問題,還成功減了124公斤。後來他恢復正常飲食,多年來維持著比以前少百公斤左右的健康身材,還找到另一半成家育子。 

強森提出這兩個例子,正是為了指出脂肪的力量,在我們體內長期起到的關鍵作用並非萬惡。甘地長期吃素,蔬菜水果足以讓他維持跟著民眾一起遊行的體力,他自己還常常一天走上10英里。但是極低的體脂,在甘地遇到絕食關卡可就成為致命缺點。反而是一個兩百公斤的胖子,能幾乎只靠身體的脂肪,就穩穩活過一年。 

微胖也有好處? 

強森並指出他曾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工作,定期會去校內健身房運動,在那裡他結識了一位比他年長15歲,看起來卻比他年輕10歲的同儕。這位人士相當熱衷健身,渾身上下都是漂亮的肌肉卻幾乎沒什麼體脂,就此成為強森與健身房內許多人心中的偶像。 

誰知道,有一天他突然沒出現,強森才得知他因肺炎住院,由於他生病失去胃口吃得不多,身體卻極度缺乏脂肪提供能量,只好大量消耗肌肉來救援,看來相當衰弱不說,還引發肝腎出問題。這才讓強森警覺,過度追求低體脂,不見得好。 

「脂肪不是壞事,如果你在荒野生活的話。」強森指出,這正是大自然原來給人類的設計:上天要我們變胖囤積脂肪,以便度過嚴重缺乏食物的危機。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訂閱遠見,贈送24吋行李胖胖箱

想一想在原始人時代,食物要透過狩獵或採集才有,趁著能囤積脂肪時努力積累,才有辦法在大饑荒中存活。這即是他所謂的「生存開關」。 

強森因新書受訪「Low Carb Down Under」時,他並暢談舉出自然界許多動物有類似的體內機制,例如黑熊、松鼠,可能一年內體重都保持穩定,卻會在冬眠前刻意囤積脂肪。鳥類在長途遷徙或築巢期間也會增加體重。在食物稀缺的時候,這些脂肪可以作為熱量的來源。 

此外,當脂肪被燃燒時,它會產生水。體內可自產水分,對於生活在缺水環境的動物相當重要,比如沙漠中的駱駝或在乾季冬眠的肥尾鼠狐猴。甚至鯨魚不喝海水卻需要水時,也會燃燒體內脂肪來換取水。 

趁能囤積脂肪時努力積累,才有辦法在大饑荒或荒野環境中存活,這即是所謂的「生存開關」。取自freepik

趁能囤積脂肪時努力積累,才有辦法在大饑荒或荒野環境中存活,這即是所謂的「生存開關」。取自freepik

類比於此,強森還長期觀察發現,過胖的人脫水比例比一般人高,懷疑是他們採取高鹽飲食,身體因此啟動脂肪儲存。他也觀察包括鹿等動物常常會去尋找鹽礦舔食,之後體內用來調節新陳代謝和抑制食慾的瘦素,就會停止發揮作用,導致脂肪增加。研判很可能是身體啟動脂肪積累,以便缺水時就如駱駝可燃燒脂肪換取水分不至於脫水。 

回到現代人身上,肥胖問題出在哪裡?很簡單,就是我們在不需要脂肪的時刻,卻觸動了古老的「生存開關」。當許多已開發國家人民,隨時都能用Uber Eats點餐或上館子吃飯,當然沒必要刻意囤積脂肪。但是一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卻會意外觸動體內生存開關,讓警報大響。即便沒暴飲暴食,我們體內還是死命囤積脂肪,難怪瘦不下來。若沒好好控制,還會引發糖尿病風險。

三種可能觸動生存開關的危險飲食 

至於到底哪些飲食會觸動「生存開關」?據強森引領團隊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類: 

蔗糖高果糖漿經研究確實會觸動生存開關,存在於許多水果與根莖類食物中,蔗糖也會引發類似作用。但最糟的是高果糖漿,不少汽水飲料會加入,建議少吃。 

富含旨味(Umami)的食物例如醬油、花生粉、麻油、帕馬森起司與味精等能迅速提高料理美味的食物,也會引動人們體內飢餓警報,不知不覺吃個不停。 

高鹽飲食例如太鹹的薯片零食等儘量避免,以免讓你的身體就此觸動儲存脂肪開關。平日保持多喝水的好習慣更佳。 

高鹽飲食例如太鹹的薯片零食等儘量避免,以免讓你的身體就此觸動儲存脂肪開關。取自shutterstock

高鹽飲食例如太鹹的薯片零食等儘量避免,以免讓你的身體就此觸動儲存脂肪開關。取自shutterstock

當然,許多人可能會抱怨不能吃含糖飲食、高鹽與旨味食物,享受美食的樂趣幾乎都沒了,讓人生無味。其實,強森的用意是指出誰才是引發你變胖的兇手,對於飲食調控適度就好。下次瘦不下來,就不會再責怪自己沒努力,或亂找減肥偏方。你的身體天生設計來要你變胖,當初是為了保命。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