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跟職員談解僱的最佳時機?資深人資專家:別選「這天」

職場人事怎麼做,才能讓任職者從好聚到好散?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9-22

瀏覽數 1,150+

《人事面談全流程實務》/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人事面談全流程實務》/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主管天天面對的大小事,幾乎都是「人」的事,而人資,則全部時間在處理人事,從人員招募、培訓、薪資福利、績效考核、跨部門協調溝通……薪酬談判,用事實說話才有底氣;解僱是老闆的決定,卻由直屬主管扮黑臉?職場人事怎麼做,才能讓任職者從好聚到好散?(本文節錄自《人事面談全流程實務》一書,作者:吳悅,大是文化出版 ,以下為摘文。)

從菜鳥到行家,都要學「討價還價」

經過初試、複試,HR終於為企業選擇了一批人才,不過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要透過合理的薪資協商留下應聘者。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很容易使談判陷入僵局。

所以,面對這最後的關鍵一步,人事更要謹慎,其實有很多薪酬商談的方法和技巧,就端看其如何運用了。

遵守薪酬談判原則,拿捏兩者間的平衡

HR要明白,這項工作的本質不是為了刻意壓低求職者的薪水,而是應徵到合適的人才,在此階段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把握好薪資和員工價值的平衡點。人資一定要知曉並注意以下3點:

• 把握底線

既然是協商,那麼就一定有空間,人事人員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底線。千萬不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一旦鬆了口,可能帶給企業難以承受的損失。

• 理解對方訴求

薪酬談判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而人資專員一定要記住,雖要有一定的主動權,不過也不能各說各話,一定要主動了解對方的訴求和底線,才能開始真正的商談。

• 運用技巧

在談判時,要靈活改變談話方式,這是薪酬協商的一項重要原則。主要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對於不是核心的工作崗位,要保有高姿態;第二,用已有的薪資制度和資料來替自己說話;第三,遇到態度不配合的應試者,要注意不要「迎難而上」,應該等其想法全盤托出後,再說出自己的看法。

除此之外,HR還能藉由「面試登記表」了解應聘者的一些基本資訊,例如:過往工作經歷、不同工作階段的薪資待遇。人事專員透過對照相關資料可以找到職位與薪酬的平衡點,並且給出合理的薪資建議。

加快永續轉型的關鍵契機:COP28全解析論壇,熱烈報名中

人資部在設計面試登記表時,最好含有「期望薪酬」和「最低可接受薪酬」這兩項資訊,即使求職者寫的未必是真實想法,也好有一個參考方向。

從菜鳥到行家,在職場都有學不完的功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從菜鳥到行家,在職場都有學不完的功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最佳解僱面談時間:週二或週三

人資除了選定地點外,還要規畫商談的具體時間。雖然時間與面談的實際內容沒有必然的關聯性,但是選擇一個有利的時間點,能夠更好推進工作。

首先,要在週一至週五,而很多人事人員會選擇週五,但這是否是一個好的選擇?其實並不然,週五完成解僱面談後,還會有很多後續問題需要處理,必須等到下週,期間可能會出現遺漏。

如果尚未談妥,週末的間隔會給職員更多的心理準備,後續對談也更難繼續。所以,最佳的商談時間應該定在週二或週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人資專員若是沒有在一場對談中與員工達成相同意見,就要立即更換商談方式,補充面談資料,並及時展開第二場對談,以免員工對企業的不滿愈來愈大,情緒無法得到及時舒緩。

再來,為員工個人著想。做完解僱面談後,被開除人就要開始找新工作了,可以在工作日立即開始投遞履歷、尋找合適的職缺,做最實際的事以減小損失和負面情緒。

當HR定好面談時間後,就要及時通知對方,而什麼時候通知又是一件考驗技巧的事,先來看看以下事例。

2020年2月28日(星期五)17:30,財務部的周××被告知其被開除了,下週二到會議室301進行解僱面談。接到通知後,周××心情一下子就跌落谷底,不知道該做什麼。下班後,周××按計畫與朋友聚餐,但一直悶悶不樂。回家後,周××將自己被炒魷魚的事告訴了先生,考慮到孩子剛上小學,家裡每個月還有房貸要還,兩人都憂心忡忡。

整個週末兩天,周××沒有一刻是放鬆的,不僅心中消極負面,而且對公司產生了不滿。等到週一早上,周××已經對解僱面談產生了抵觸情緒,這給HR後續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從上述可以看出,週五通知員工是非常不妥的事,不僅沒有任何後續作用,還會影響對方週末放鬆的心情。因此,最好是在週一通知,並盡快開始面談,穩定員工的情緒。

《人事面談全流程實務:主管與人資必備,找人、識人、薪酬談判、績效考核、離職面談,從好聚到好散,真實對話演練,檢核表格完整收錄》,作者:吳悅,大是文化出版

《人事面談全流程實務:主管與人資必備,找人、識人、薪酬談判、績效考核、離職面談,從好聚到好散,真實對話演練,檢核表格完整收錄》,作者:吳悅,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