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儲蓄率最大戶不是兩岸華人,而是這一國!

周永秦
user

周永秦

2023-09-10

瀏覽數 20,200+

華人社會普遍喜歡存錢,亞洲國家儲蓄率也普遍比歐美來得高。取自shutterstock
華人社會普遍喜歡存錢,亞洲國家儲蓄率也普遍比歐美來得高。取自shutterstock
00:00
00:00

華人社會普遍喜歡存錢,亞洲國家儲蓄率也普遍比歐美來得高。但,世界儲蓄率最高國家,既不是中國大陸,也不是台灣,甚至也不在亞洲!這個出乎大家意料的國家是⋯⋯

民眾愛存錢,儲蓄率就會高嗎?

儲蓄率,又稱國家儲蓄總額,是家庭及NPISH(為家庭提供服務的非營利機構)儲蓄、政府儲蓄、公司與準公司儲蓄三者的總合。

對儲蓄率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經濟狀況。民間與政府消費不足、投資環境不佳可能導致高儲蓄;而外資大量進入,也會讓儲蓄大舉增加。

另外,豐富的石油資源帶來豐碩利潤,可轉換成產油國政府的資本,進而推高儲蓄率較高。

例如,擁有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政府基金」的挪威,也是世界儲蓄率領頭羊之一;卡達與科威特兩產油國當然也榜上有名。

儲蓄率比一比,中國大陸排不上前三名

存錢可說是華人根深柢固的金錢觀,節儉的文化習慣,更讓存錢成為一種美德。也因此,中國大陸的儲蓄率一直在世界排名前茅,甚至屢次獲得第一。根據CEIC的資料,中國大陸2021年的儲蓄率高達46.2%。

台灣也是儲蓄率前幾名的國家,2020年,台灣的儲蓄率為37.95%;疫情期間的2021年,曾飆高到42.91%;2022年略為下降,但也高達41.33%。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來台演講時,就直接稱台灣是「儲蓄王國」、「存款王國」。
跳脫華人社會的中國大陸或台灣,亞洲國家儲蓄率也都比歐美國家來得高。以2021年的數據來看,新加坡(49.1%)、南韓(33.9%)、印尼(37.9%),乃至於中東的卡達(68.71%),都是世界儲蓄率前十高國家的常客。

相較之下,美國(17.8%)、英國(15.6%)、加拿大(23.4%)等西方國家普遍較低,而世界最低則是索馬利亞,儲蓄率為-72.6%。

然而,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既不是華人社會,不是亞洲國家,更不是產油大國,而是歐洲的愛爾蘭。

存錢可說是華人根深柢固的金錢觀,但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並不在亞洲,而是位於歐洲的愛爾蘭。Unsplash by Kristel Hayes

存錢可說是華人根深柢固的金錢觀,但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並不在亞洲,而是位於歐洲的愛爾蘭。Unsplash by Kristel Hayes

遠見陪你智慧行,閱讀有禮送好箱

為什麼是愛爾蘭?

根據CEIC的統計,愛爾蘭在2019年1月的儲蓄率,已提升到58.362%,而僅僅一年後,2022年1月又飆高到67.673%,無國可及。

愛爾蘭如此高投資率,與近二十年經濟發展大環境有關。愛爾蘭在1995到2007年,經歷一段外資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被稱為「賽爾提克之虎」(Celtic Tiger),2007年的人均所得,甚至來到6萬美元,將愛爾蘭推上歐洲第二富足國家、位居全球第六。

富足靠十年養成,破產卻在一夕之間。以營建業與金融業為經濟成長動力的愛爾蘭,在2008年金融危機受到重創,銀行負債累累,政府為挽救銀行注入大量資金,也使國家面對財政危機。

2010年,愛爾蘭向歐盟與IMF求助,成為繼希臘後第二個求紓困的歐元國。愛爾蘭政府宣布執行預算撙節計畫,愛爾蘭人民也從那時開始重視儲蓄,消費轉向保守。

2019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愛爾蘭又因醫療與製藥產業,加上封城等政策,政府、企業、人民儲蓄量大增,最終使總體儲蓄量提升到超過六成,成為儲蓄率最高的國家。

台灣應該學會花錢:儲蓄率高不見得是好事!

乍看之下,儲蓄率高,代表人民或企業政府有閒錢可存,聽起來是好事。但過多閒錢都存起來沒用,對經濟發展就不是好事了。

適量的儲蓄幫助支撐實體經濟,更容易開展大規模投資,但儲蓄與投資的不平衡,會讓經濟發展受阻,這反映在超額投資上。
超額投資即儲蓄扣掉投資後的結果,超額儲蓄率愈高,意味閒錢愈多。

台灣就是閒錢太多的絕佳案例。根據IMF統計,台灣2022年的超額儲蓄達14.8%,而與台灣儲蓄率相近、近46%的中國大陸,超額投資僅為2.3%,因為投資率也高達43.9%。其他南韓、日本等儲蓄率高的國家皆然。

不過,台灣這些錢不是真的「閒」。計算超額儲蓄的「投資」是指「實體投資」,例如,造橋鋪路、買設備建廠房等等,並不包括房市、股市這些金融市場。

台灣這些閒錢雖然沒有反映在實體投資,但他們最後都流進了金融市場,炒房炒股下,房價高漲、金融市場泡沫風險更高。
曾任央行副總裁的許嘉棟就認為,台灣在支出方面一直太保守。擴大公共支出很重要,他也因此呼籲,「台灣政府應該學會怎麼花錢。」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