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自律神經失調多久才會好?曾是患者的她:別用成功學那套看待健康

真正能控制的只有「當下」。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8-25

瀏覽數 8,750+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身體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東西,隨著時間推進,你會老,如果你熬夜,你會有黑眼圈,如果你吃太多,你會肥,如果你沒有好好照顧身心,你就會得到現在的一堆症狀。別再糾結你過去怎麼樣,沒有幫助。什麼時候會好,顯然就是一件你不能控制的事情。(本文節錄自《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一書,作者:賴聖芳(芳喵),以下為摘文。)

在讀者私訊中,「不知何時會康復」的焦慮非常容易出現,每天至少會出現一次,這個問題,當年的我也出現過,所以,我非常瞭解這是怎樣的感覺,長路漫漫,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活在當下 

彭于晏曾在社群媒體上引用了一句英文格言:「如果你感到沮喪,表示你活在過去;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如果你平靜泰然,代表你活在當下。」自律神經失調時,簡直是完美地體現了這句話。

「什麼時候我才能跟以前一樣?我好懷念以前啊!」這是活在過去,會讓你感覺挫折、沮喪、低落,甚至生氣,「還要多久才會好?一年?兩年?會不會根本就好不了?」這是活在未來,會讓你擔憂、焦慮、恐懼。

這些想法愈想就愈難過,心理上難過,身體被情緒影響到,身體也更難過。這種流程,我以前也有過,很快地,我就發現這實在不是什麼好行為,除了讓我更難以度日之外,沒有半點好處。因此,我開始試著實驗哪種想法會讓我好過一點。

不去想過去,不管過去怎麼樣,跟現在的我都沒有關係,過去的我不等於現在的我。

有的讀者會執著一個還蠻奇怪的點,「我以前都不會有這些症狀,為什麼現在身體變成這樣,這樣不對啊」,親愛的,身體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東西,隨著時間推進,你會老,如果你熬夜,你會有黑眼圈,如果你吃太多,你會肥,如果你沒有好好照顧身心,你就會得到現在的一堆症狀。別再糾結你過去怎麼樣,沒有幫助。

也別去想未來怎麼樣,別去管你不能控制的事情,什麼時候會好,顯然就是一件你不能控制的事情。我不去管未來的事,我只要知道「會好」,句點,結束。

真正能控制的只有「當下」

我真正能控制的只有「當下」,「當下我能做什麼讓自己好過一點」、「當下我能做什麼確保是對痊癒有用的事」,我現在的作為決定了我會得到什麼樣的未來,所以,我的焦點就一直保持在「當下」。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我甚至用了一個比較極端的想法,「就當作不會好了,我就這樣與它和平共處」,現在我要搞清楚該怎麼跟它相處,這個方法其實也有不少讀者使用,看起來「消極」,但事實上能讓我們感覺鬆一口氣,這是很奇妙的心理作用,只有你不在意了,才能真正放鬆下來

這種看似矛盾的事情還包括了「慢慢來才最快」,你可以實驗看看。

真正能控制的只有「當下」,只有你不在意了,才能真正放鬆下來。(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真正能控制的只有「當下」,只有你不在意了,才能真正放鬆下來。(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別給自己設定期限

許多讀者想要我給出「確定的康復時間」,除了想讓自己安心,更多的是想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什麼時候就該好了,什麼時候一定要好。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有些讀者認真看了我的文章,發現我有一句話說「讀者們平均約為一至兩年會康復」,於是他們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年」的期限,一年時間到了,就氣急敗壞地來問我,一年了,為什麼沒好?

我只好充滿愛心地「提醒」他們,那句話裡重點是「平均」兩個字,這只是個觀察,不是說你一定就能在一年內康復呀!

而且這句話有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得認真做日常維護,認真調整心理狀態」,才有機會進入那個平均值的範圍。

有的讀者也會拿我的痊癒時間9個月當成自己的期限,而這正是我的主治醫師千交代萬交代的,「別讓讀者拿我做標準,萬一沒有成功,會增加不必要的挫折和沮喪」,果不其然,這樣做的讀者很多都在9個月沒康復的時候就很沮喪,而且都因為這時間太短,使得他們給自己增加了太多壓力。

認真做好日常維護、調整心理狀態,這些是我們可以努力的事情,但是,9個月好,一年好,這不是我們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這不是新年定目標,一定要設下期限,別把成功學的那套方法套用到恢復健康這件事情上,這樣做,除了給自己增加無限壓力,搞得自律神經更緊繃之外,對病情沒有任何好處。

慶賀你的進步

因為自律神經失調通常會讓患者變成金魚腦,記性很差,所以,我通常只會提醒讀者要把焦點放在「我已經進步了多少」上面,而不是「什麼時候才會康復」。

有些讀者因為記不得自己的進步而做了一點小筆記,記錄自己每天的情況,著重在進步的部分,「今天雖然還有XX症狀,但是減輕了一點」、「今天輕鬆很多,XX症狀消失了」、「今天病情反覆了,不過沒有之前那麼嚴重」

一段時間之後回顧,就會發現每次病情反覆的程度愈來愈減輕,或是病情反覆的天數愈來愈少,或是狀況好的時間變多了。

把焦點放在這些進步的地方,你就會愈來愈有信心,有一天一定會好,慶賀你的每一個進步,讓自己心情好,讓自己感覺有希望,「你開心,自律神經就開心」,這是正向循環,會加速你康復的速度,雖然仍然不能確定什麼時候會好,但,這樣就夠了。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百萬人氣部落客親身經驗,陪你一起學會照顧自己,走出身心失衡的幽谷》,作者:賴聖芳(芳喵),方舟文化出版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百萬人氣部落客親身經驗,陪你一起學會照顧自己,走出身心失衡的幽谷》,作者:賴聖芳(芳喵),方舟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