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從台美貿易協定看兩岸交流

黃齊元
user

黃齊元

2023-07-10

瀏覽數 21,900+

台積電美國新廠協商美方補貼不順,又遭遇缺工難題,公司打算從台灣調度數百人前往美國支援。假如連龍頭企業出征美國都舉步艱難,其配套廠商或一般中小企業問題會更大。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美國新廠協商美方補貼不順,又遭遇缺工難題,公司打算從台灣調度數百人前往美國支援。假如連龍頭企業出征美國都舉步艱難,其配套廠商或一般中小企業問題會更大。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最近《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署,行政院原堅持這是行政協議而非條約,只需送立法院查照。但因美方需經國會審查,我方卻逃避立法院,在輿論壓力下才同意審查。

選舉將近,部分候選人有「重啟服貿」的想法。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表示,走進中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台灣要有布局全球的氣魄,因此絕對不能夠放。

兩岸漸行漸遠,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得出來。首先,是前總統馬英九計畫邀請陸生來台,但教育部刻意刁難;近期新北市與大陸甘肅舉行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被陸委會嚴查;另外,台東縣政府積極溝通協調,獲大陸國台辦重新允許鳳梨釋迦進口,被民進黨指責受大陸統戰影響。

政府強調新南向,但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在2022年全面生效,形成全世界最大經濟共同圈,對台商形成壓力。台灣不願去中國大陸,去美國有一定門檻,東南亞和中國大陸關係緊密,本土陷於地緣政治危機,下一步何去何從?

台積電美國新廠協商美方補貼不順,又遭遇缺工難題,公司打算從台灣調度數百人前往美國支援。這個投資案啟動至今,已陷入錢坑、人坑、政治坑等障礙。假如連龍頭企業出征美國都舉步艱難,其配套廠商或一般中小企業問題會更大。

中美走上和解之路,美國理解「脫鉤」不現實只能「去風險」

最近中美已經走上和解之路,美國理解「脫鉤」不現實,只能「去風險」,雙方積極對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期訪中,獲習近平接見,雙方就關鍵台灣議題達成共識;美國企業執行長也積極擁抱中國,以微軟的蓋茲為代表。除此之外,德、法領導人先後訪中,即使政治上針鋒相對,商業卻加強合作。

民主最寶貴之處在於多元價值,包容不同意見,形成多元社會。台灣人民現在支持藍綠白,但很少企業會只和政治立場相同的人做生意,大多互相尊重。同樣道理,假如世界是一個國家,為何台灣要限制自己只和「民主陣營」往來?美中彼此維持競合關係,中國大陸也提出包容性增長、走向世界,台灣呢?

台灣一直期盼進入CPTPP,但挑戰很大,因為中國大陸也申請加入,因此兩岸需對等開放,這和服貿遇到相同問題。另外台灣寄望台美雙邊BTA也不現實,因為美國已不再走過去FTA的路線。從貿易協定角度,台灣是世界孤兒。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就特定議題與地方協商,不尋求在跨國框架下達成共識

以目前局勢來看,兩岸要「重啟服貿」已不可能,因為彼此有太多歧見。台東縣政府政策突破是一種可能,這就像《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一樣是用「堆積木」形式,就特定議題與地方協商,而不尋求在跨國框架下達成共識。

最近海峽論壇中共中常委王滬寧提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或可作為兩岸交流新方向。兩岸不妨就特定議題如農業、電動車及綠能,以城市或特定企業方式進行合作。大陸不需談判,但可做球給台灣,邀請台灣方加入大陸生態系,在示範區內推動試點。這是統戰陰謀還是和解善意,就看台灣怎麼想。

未來台灣很難加入多邊協定,雙邊除台美協定外兩岸是重點。重啟服貿貨貿,不如推動《兩岸21世紀合作倡議》,或化整為零。推動兩岸和談與具體合作,將是帶動未來和平的重要基石。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原載於聯合新聞網,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