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美關係升溫,連帶讓龜步化已久的台美經貿協定呈現加速快跑的狀態,然而台美的經貿合作的進展,是擺脫政治影響而加速進行?還是受惠於政治力的順勢一推?台灣加入CPTPP是否就此呼之欲出?本刊專訪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有深刻的解讀。
向來在國際經貿協定扮演「邊緣人」角色的台灣,隨著美國和歐洲紛紛遞出橄欖枝,拉高對話層級,在眾所欣喜之餘,卻令人不禁想問,台灣究竟就此打通了進入國際組織的任督二脈?還是其中暗藏玄機,反而會弄巧成拙,得罪了中國不說,又被大國吃盡豆腐?
拜登亞洲行,確認台灣目前被排除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之外,今年CPTPP委員會若召開,而台灣無法爭取到成立工作小組,則必須等到明年再尋求突破。台灣可能要先面對IPEP與CPTPP「雙雙落空」的情境,如何降低衝擊?
基於CPTPP本身議題複雜性,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台灣要有長期奮戰的準備。
台灣已於2021年9月22日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此前一週,中國大陸也宣布已遞交正式申請。比較務實的期待是兩岸都加入,但如果中國比台灣早一步入會呢?
四大公投案結果出爐,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案不同意票都高於同意票,全都未通過,外媒認為這是對總統蔡英文政府的信任投票,也是明年縣市長選舉前的一大勝利。
11月4日,日本外務省正式宣布,由東協十國以及日本、中國大陸、韓國、紐澳等15國共同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建立一個20億人口、年產值約27兆美元的巨型自由貿易區。這將根本改變亞洲的地緣政治經濟結構。
「加入CPTPP,將是台灣20年最重大經貿發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表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預估,加入後的經濟效益將超過2%。但要順利加入,得先解決三大挑戰!
我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今說明申請加入CPTPP的進度,對於美國、歐盟解禁日本食品,台灣是否跟進?是否違反公投決議?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我方知道日本相當關切日本福島食品問題,提出申請後,接下來將與各國諮商談判,假如日方提出這個問題,需要面對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