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熱門資工課程CS50,將迎來一位特別的老師——AI聊天機器人「CS50 Bot」。其除了用於實體課程,也將延伸至線上平台edX,並於暑期課程中進行測試。難道這意味著,以後助教缺要被AI搶走?其實不然。
ChatGPT帶來了全球AI人工智慧大進展,終於燒到高等教育!美國哈佛大學宣布,將在知名的資工入門通識課「CS50」(Computer Science 50)中,加入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作為講師,並於9月開始的新學期導入。這位「AI助教」被稱為「CS50 Bot」,預計會以OpenAI 的 GPT 3.5 或 GPT 4 模型作為開發基礎,用於幫助學生找出程式中的錯誤並提供建議,也能回答學生的個人問題。
可望完成師生比1:1的願景
《哈佛緋紅報》(The Harvard Crimson)引述CS50課程教授馬蘭(David J. Malan)設計課程的原因,他認為這門課始終與軟體息息相關,導入AI是由傳統而來的演變,「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我們最終可以在CS50中達到約1:1的師生比。並且運用這樣的軟體工具,可以24小時的幫助學生,以最適合他們個人的步調學習。」
馬蘭指出,目前像ChatGPT和GitHub Copilot這類的AI工具,實在是「太有幫助了」。這兩款工具都能直接幫助使用者生成程式碼;但在CS50課程中,馬蘭希望CS50 Bot能「引導學生找到答案,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CS50 Bot僅幫助學生找出程式錯誤,但不提供直接解決方案。此外,它也能用簡單的術語解釋複雜的問題,提供對學生友善的建議。
CS50為哈佛大學多年來的知名課程,至今已有超過470萬人報名參加,除了每年有數百位實體參與的學生外,還有數萬人透過線上開放課程平台edX參與課程,因此需要許多助理協助處理課務。馬蘭表示,即使過去CS50有多達一百多位助理,仍然不足以讓他們充分回應來自不同時區與社會背景的學生。
未來CS50 Bot也會加入edX,此舉不僅能減少課程助理的負擔,也能即時回應學生遇到的基本程式問題。馬蘭也補充:「透過AI,我們希望能減少助理評分的時間,增加其與學生更有意義的人際互動。」
練習使用AI工具,未來人機協作才能更好
目前CS50 Bot仍在測試階段,可以預期的是,它不會一開始就很完美,也可能會提供錯誤內容。但馬蘭認為,這也是讓學生學習跟AI相處的重要過程,「我們會明確告訴學生,他們作為AI的訊息輸入者,應該要保持批判性思考。並且透過學生的回饋,這些工具才會變得更好。」
對於讓人又愛又怕的人工智慧浪潮,如何在教學現場使用,成為備受討論的議題,特別是有些人擔心AI工具會幫助學生作弊和抄襲。馬蘭認為,學生總是能從各種管道取得未經授權的資訊,而AI確實催化了此狀況,「那麼最好在課程中多強調道德重點,讓學生了解如何正確駕馭這些新工具。」
早於哈佛大學,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莫里克(Ethan Mollick)在去年便要求學生在課堂中使用AI工具,例如在ChatGPT中使用5個提示(prompt)撰寫一篇文章等。莫里克表示,課堂結果非常成功,學生們不僅透過AI產出了很好的成果,也能辨識AI所提供的訊息真偽,「他們能夠理解工具的侷限性,基於對事實的重視,也會讓他們更留意AI生成文章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