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用雙腳看見在地故事!林鼎超如何「陪跑」,點燃地方創生的在地星火?
城市治理的策略,往往發乎高遠,但實踐卻需貼近地氣。臺中市政府研考會主委林鼎超,這位擁有金融與青年行政背景的策略家,將研考會從傳統的行政中樞,轉化為點亮在地夢想的聚光燈。他深知,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自己必須扮演各區域發展地方創生的「陪跑者」,串連被遺忘的資源,讓土地的熱情找到永續的支點。林鼎超坦言,他
臺中海線如何透過「地方創生」被看見?大安區帶起的創生協奏曲正在開展!
大安區,這座被海風、稻浪與人情味包圍的海線小鎮,擁有豐富的農漁產和獨特的天然沙灘。然而,在這份純樸的背後,也面臨著不可忽視的高齡化課題。面對時代的挑戰,大安區的創生號角響起:如何引入創新能量、串聯地方產業與社區行動,為這座海線小城再次畫出一條充滿希望的發展航線?一顆沙灘排球,如何敲擊沉寂的海岸線?要
讓古厝成為「活的文化遺產」
金門,這座擁有深厚歷史文化與戰地記憶的島嶼,近年來透過「地方創生」尋求新的生命力,同時在縣府支持下,許多在地民宿更成為深度認識金門的入口,透過打造特色觀光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探索金門魅力。其中以座落在金寧鄉北山村聚落的閩南古厝「古寧歇心苑」為例,近年結合文化美學與在地特色,將老宅轉型為文化深度旅遊場
永豐基金會第三屆「小店永豐計畫」,讓地方小店持續點亮地方新能量!
「小店永豐計劃」邁入第三屆,串連全台十家具代表性店舖,從書店、工藝到農產品牌,展現地方小店的多種生命力。這些小店成果不只是被看見,更是傳遞了永續影響力落實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小店不只是店舖,更是地方文化與夢想的起點。由永豐基金會主辦的「小店永豐計劃」近日於華山文創園區中4A發表第三屆入選小店成果;計畫
花蓮光復鄉除了需要鏟子超人,更需要3R策略
編按:花蓮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重創,鏟子超人即刻馳援,但災後重建不只靠熱血,更需要「修復、恢復、光復」三階段的3R策略。從穩定社會系統到推動地方創生,方能讓災區走出危機、重拾韌性與希望。2025年10月初,驟雨撕裂了花蓮光復鄉的寧靜,馬太鞍溪上游潰堤的滾滾洪流,不僅沖毀家園,更深層撼動地方的社會與經
從海洋樂聲到地方創生 雲西觀光廊帶翻轉偏鄉煥新篇章
從夏日搖滾到初春香火,雲林縣的觀光魅力正從偏鄉海岸吹向國際舞台。雲林縣文化觀光處將北港媽祖信仰、三條崙海洋音樂季與成龍濕地生態藝術巧妙串聯,結合風土文化、地方創生與綠色運具,實踐「香客轉遊客、遊客變常客」,創造高效益的觀光產值,為雲西沿岸城鎮注入豐沛生命力,並推動台灣觀光版圖的全新想像。雲林縣長張麗
旺萊山攜手鳳梨小農,嘉義出發進軍日本
嘉義民雄的一片鳳梨田中,藥師劉家發翻轉人生,打造全台唯一鳳梨全果應用品牌,從鄉間出發,走向國際,串聯農業、觀光與地方創生,開創農業創新的新典範。7月初的丹娜絲颱風,罕見在嘉義登陸。狂風驟雨下,路樹有的連根拔起,有的攔腰折斷,街景滿目瘡夷,前往旺萊山鳳梨文化園區的路還因此封道。 「這次風災太
愈在地愈國際 一場臺東青年創業的跨世代對話
除了山海共頻的豐盛饗宴,很多人是先愛上臺東的生活方式,決心留在臺東發展;無論是返鄉青年或是移居,透過深刻的在地連結,把獨特的生活魅力,轉譯成創業的契機,更搭上「慢經濟」浪潮,點燃人才在地發展能量。三位青年,跨越三個不同年齡層的創業者,在臺東縣政府青發中心展開一場跨世代對話。在地連結 創業
海風中的藝術行動!彰化「芳苑走走」翻轉漁村,重塑文化觀光品牌
坐落於彰化海線的芳苑鄉擁有全台最長的潮間帶,並以「牛車採蚵」文化形塑出中台灣最獨特的濱海景觀。這座養蚵重鎮近日在彰化縣政府、在地藝術家、匠人與社區居民努力下,推出文化觀光品牌「芳苑走走」,帶領遊客循著海牛足跡,走進百年漁村的記憶迴廊,聆聽海風低語那些關於土地的故事。沿台61線前行,在海風相伴下來到彰
從農業老縣到地方創生冠軍,如何再現土地新魅力?
全台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嘉義縣,如何利用地方創生計畫逆轉經濟疲弱?自2020年起,嘉義縣在創生計畫中投入超過3.6億元,迅速崛起為全台核定計畫數量最多的縣市,隨著各項計畫推進,展現地方創生的多元特色,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水。 嘉義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也面臨傳統農業與社會變遷的雙重挑戰,發展潛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