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光學旗下產品多元,靠著成功打進特斯拉供應鏈,著墨更多車用鏡頭。隨著電動車廠銷售升溫,預估今年車用產品營收占比可成長五成,他華麗轉身的關鍵是什麼?
近幾年來,全球興起植物肉趨勢,吸引許多國際食品大廠搶占商機。台灣橫跨農畜養殖和食品加工的大成集團,也積極投入研發。《遠見》獨家採訪,帶讀者一窺美味的祕密!
「我們常滿手數據,卻做出差勁的選擇!」全球大數據權威、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從疫情、教育,乃至於商業模式,通盤解析「思考框架」對人類的重大意義。
「數位轉型」是所有企業的挑戰,全球化經營的大型家具零售商:宜家家居(IKEA)也不例外。78年的老字號如何推動數位轉型?數位長芭芭拉.馬丁.柯波拉分享這段過程。
當今全球經濟因變種病毒、全球天災、資安危機、國際情勢等牽一髮則動全身,長期關注國際經濟局勢變化的臺大EMBA劉啟群執行長就強調,世界上任何一件看似與我們無關的小事情,遲早都有可能影響到企業經營,「沒有事是小事情」!
編按:品牌,即是你的核心價值,例如麥當勞的那句「Just Lovin It」所說的那個愛,就是他的核心價值,那就是品牌。所以要做品牌之前,你必須要先想想看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教練式領導第二課:當我們面對人際衝突,如果直覺的報以憤怒、怨懟,圖一時神清氣爽,卻將留下永遠的傷痕。
你一定知道,「數位轉型」對企業很重要。但你知道嗎?現在,有26.5%的企業「數位轉型已屆發展期」!
先是跟上半導體浪潮,又跟上雲端與電動車大勢,連結器線束大廠貿聯為何總是追得上大浪,創造一波波營收高峰?25年來的數位化、數位轉型歷程,是關鍵原因。
迎戰數位轉型海嘯,「資源調度」成了所有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遠見》針對轉型最關鍵的元素「人」與「錢」,進行務實精細的組織應變大調查。許多資本額超過10億元的大型企業踴躍回答,占這次受調企業的29.1%,顯見搞定轉型團隊和資源,是所有邁向數位化的企業最大的痛。
疫情開火,企業別再觀望、考慮要不要進行「數位轉型」,現在就必須開始行動!因此,不管是任何企業,都必須即刻盤點:面對的是什麼現況?競爭對手做了什麼?組織資源如何做出最有效的調度?還有,最重要的,領軍轉型的數位長,該由誰擔任?
50位企業領導人與高階精英週六線上齊聚,參加由《遠見》《哈佛商業評論》舉辦的「領導者學程一期」的第一天線上課程。本次由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及成大國企所教授張紹基授課,用「個案教學」(case study)方式,帶領學員從不同角度思考,從中訓練決策思惟的能力。
編按:不要犯下這種錯誤,別以為你已經講過願景,所以團隊裡其他人也跟你一樣一清二楚。我付出慘痛的代價才學到:你可能很清楚方向在哪裡或必要步驟是什麼,但這不代表你身邊的人也和你一樣看到相同的情況。(本文摘自《讓部屬甘心跟著你》一書,作者為麥可.海亞特Michael Hyatt,以下為摘文。)
教練式領導第一課:任何不如意發生時,最輕鬆的做法是責備他人、責怪環境,這能帶來短暫的舒服,卻無法改變事實,且容易陷入再犯、再推卸的循環。
編按:第一個發言者,通常被認為是「對」的。後發言者,除非有很強的理由認為前面發言的論點是錯的,他就會堅持自己的看法。要是他沒有這樣的理由,很可能就會同意他們的意見。
「一張都不留!」台新金董座吳東亮藉由併購保德信人壽,啟動彰銀股票出清計畫,即便至少還要六至十年才能完全分手,無疑已是國內金融史教科書的經典案例。
跨國大企業富可敵國,卻很難被課到稅,讓老百姓和各國官員無不恨到牙癢癢的。這也是為什麼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會議終於協議,課徵全球性最低企業稅,稅率定為15%,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叫好。
「Krispy Kreme」是美國最受消費者熱愛的甜甜圈品牌。2013年台灣第一間店開幕時,即使要等上兩小時仍然造成人山人海的排隊盛況,去年底還推出台灣限定版「海苔肉鬆」以及「起司肉乾」口味!今年五月,Krispy Kreme悄悄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文件。究竟這個甜甜圈有什麼魔力,讓它跨越數十年仍能大受歡迎?
編按:領導者聚焦在執行而不顧願景時,就會錯失願景在執行時能發揮的作用,也會因此引發團隊的挫折感、浪費重要的資源,包括他們自己的寶貴時間與精力。(本文摘自《讓部屬甘心跟著你》一書,作者為麥可.海亞特Michael Hyatt,以下為摘文。)
5月中旬突然在台灣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瞬間戳破了台灣社會以為疫情早已遠離的快樂泡泡,現在全國的三級警戒已延長至6月28日,除了民眾日常生活大受衝擊外,更考驗著企業的危機處理和應變能力,尤其是過去經營績效卓著的企業,更是動見觀瞻。本刊走訪多位2020年名列《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台灣CEO 100強』的企業家,看看他們如何抗疫?
曾幾何時,收聽podcast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日常行程,從輕鬆的閒聊訪談到嚴肅的股票分析,幾乎人人都有屬於自己必追的心頭好。但你有想過,企業倫理也能成為podcast的主題嗎?
台灣自5月中旬疫情大爆發以來,不只民眾日常生活大受衝擊,也考驗著企業的危機處理和應變能力。本刊採訪曾在2020年登上《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台灣CEO 100強」排行榜的神基科技董事長黃明漢,探究神基如何在65%~70%員工都遠距工作的狀態下,讓營運不受衝擊。
金福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金福隆)即使身為傳統產業,總是順應潮流不斷求新求變,積極創造市場需求,研發許多特殊機能襪,讓平凡的襪子不只是保護雙腳與修飾美腿,還兼具超乎你我想像的功能性,也實證了世上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的道理。
5月中旬突然在台灣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瞬間戳破了台灣社會以為疫情早已遠離的快樂泡泡,現在全國的三級警戒已延長至6月28日,除了民眾日常生活大受衝擊外,更考驗著企業的危機處理和應變能力,尤其是過去經營績效卓著的企業,更是動見觀瞻。本文採訪曾在2020年登上《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台灣CEO 100強」排行榜的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看看玉山如何採取適當的防疫作為?
美國商務部5月通過對台乘用及輕卡車胎案實施反傾銷稅率,其中,泰豐輪胎遭課稅率為84.75%,泰豐輪胎昨表示,此事導致公司在美國接單全面性衰退達八成以上,董事會通過中壢廠全面停產。桃園市勞動局昨天與泰豐聯繫,要求業者在60天內提出解僱計畫書。
6月初,新冠疫情首次爆發大規模移工群聚感染,讓國內疫情進入新階段。不僅讓向來堅持「普篩」會造成醫療不能承受之重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轉向,也連帶讓各地的普篩「動了起來」。
疫情持續蔓延,繼雙北淪為疫情熱區後,台灣科技製造供應鏈重鎮苗栗竹南上週亦淪陷。隨群聚移工確診,疫情快速擴散,從京元電、超豐等半導體封測廠,蔓延到網通廠的智邦科技,就連曾與這些廠商往來的IC設計公司員工也被要求快篩。
「人類是萬物之靈,但面對某些議題,反應就和青蛙一樣!」這是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Adam Grant最近所下的評語,但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人雖然很擅長於臨機應變,但只要是涉及到我們的「目標」、「身分」和「習慣」,腦袋便會傾向於「以一不變應萬變」,而這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便會成為大問題。
台灣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的本土案例都破百例,甚至全國升級到三級警戒,對於台灣各大企業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究竟,企業主、大老闆們如何看待此波疫情?不少企業紛紛公開喊話,對員工打氣,也提出企業的抗疫戰略。《遠見》整理一系列大老闆的抗疫宣言,從中勾勒疫後產業趨勢。
編按:「累積經驗,找出最大公約數,進而認清一號瓶在哪裡。」……可是,到底要累積多少經驗才夠?(本文摘自《零意志力也OK!懶人PDCA工作術》,作者為北原孝彥,以下為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