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作者關鍵字:
台灣前途被什麼卡住了?
台灣社會經過四十年努力,正達到一個富裕的高峰之時,卻面臨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從的窘境。巧合的是,海峽彼岸也同樣在四十年苦撐之後,好不容易掙得了一個國際人格的自尊之時,對內的國計民生卻面臨破產。如何消解危機,成功地過渡轉型到一個新境地?正分別但同樣嚴厲地考驗著兩岸的政府與人民。不過,這真的只是一個巧合
六十分以後的匱乏
四十年來,台灣失落了精神層次、文化活動的意識。由於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主政者的注意力始終放在經濟跟國防上。換句話說,只顧全了民眾謀生層面的要求,忽略了精神層面的追求。 無邊膨脹謀生活動我可以用「六十分理論」來解釋謀生和精神層面兩者的關係。人類為了維持生命的存在,六十分以下是免於匱乏、恐懼的謀生活動
假如沒有聯考
一向關心教育學術而且耿直敢言的吳大猷,日前又發表了一篇「蜻挺撼樹談聯招」的大文(見七十七年元月十日聯副),要不辭衰老,拚力撼一撼大學聯考這一棵大樹。閱後不但為吳老的道德勇氣深感敬佩,而且感到正與區區年來經常縈繞腦海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極願趁此機會,攘臂呼應一下,希望喚起所有有心人的正視,從速凝聚力量
追求人生的平衡點
今天台灣社會上發生了許多問題,導致秩序的動盪失衡與人心的危疑不安,推究到最深的層面,可說是整個文化結構如何自我調適,以期能順利地從舊的平衡點過度到新的平衡點的問題。這個新的平衡點在那裡?或者說,怎樣去找到這個新的平衡點?恐怕就是我們最大的問題。中國人已經為此摸索了一百年之久,近年來的動盪只是又一波的
成功得付那樣的代價嗎?
現代社會最令人迷惑的現象之一,就是人努力的結果往往與他努力的初衷正相違背。從大處來講,為保障安全而有的軍備競賽已愈益令人陷入恐懼噩夢之中。追求經濟成長原也是為了改善人的生活;結果各種產業結構與運作反賓為主,自動膨脹到人無法控制的地步,反使人成為餵養這大機器的祭品了。再從小處講,為什麼一心追求事業成功
如何克服人生災難
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危機原就是無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生命的本質就是永無保證,而人格的成長原就必須在一次次危機的遭遇與化解中進行。因此,瞭解危機的本質,培養化解危機的能力,也就是對每一個人都十分重要的事了。 外在與內在的危機危機是什麼?為了瞭解的方便,我們可以先將它分解為內、外兩部份。屬於外在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