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海外實習歷練,胸懷就此大不同!明志科大重視學用合一,從1963年創辦迄今60年來實習未曾中斷,2010年起更推動海外工讀實習計畫,讓年輕學子直擊語言、文化與視野的多元挑戰,放膽成為與全球競逐的人才。
「到美國實習,不僅開拓世界觀、從不同角度看待生活,對我的專業培養、處世態度都有極大的改變。」十年前就讀明志材料系的林宇謙,申請到美國西肯塔基大學實習,研究最熱門的材料:石墨烯。「經常前一天下班前會拿到3-5篇論文,隔天早上就要和所長討論研讀論文的心得」,6個月下來累積140多篇的紮實訓練,加上4個月的團隊實驗研究,參與「2013 NATAS Student Poster Award」競賽,打敗眾多碩博士生組別,獲得海報競賽第1名!林宇謙就此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持續增溫的研究熱忱與自信,成為日後取得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博士的關鍵,該校目前QS與THE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全球前10名。
「剛到美國連在麥當勞點餐都不太會,後來我在紐約跨年、跨州自駕旅行,還拿下競賽冠軍,海外實習的一年,讓我相信自己不只如此:我還能更好!」林宇謙變得敢於挑戰自我,淬鍊不一樣的人生。
海外實習開啟學生與眾不同的國際視野
另一位明志機械系校友王意程則印證,即使是吊車尾進入明志的學生,憑著上進心也能翻轉人生!他分享,明志的實習很吸引他,因此大一就開始準備並積極爭取機會。2019年他前往美國台塑廠實習,負責2D、3D 管線圖與熱應力分析,「在校學得不錯的繪圖,在美國繪製管線圖卻是從未練習過的,必須從頭學起。」而在海外遭逢疫情,他也不放棄學程,更領略大企業危機處理的應變力。王意程一一點出海外實習的魅力:全美語的學習環境、前進科技業的跨國經驗、開拓國際文化視野,以及每月約1,680美元的優渥薪資與免費住宿,一年的歷練,讓競爭力與應變力都大躍進。
「研究所面試時每位教授都詢問我的海外實習經歷,特別是全英文溝通與研究實作能力,非常加分。」目前在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攻讀碩士,進行車用鋰離子電池相關研究,自我期許未來能再出國完成博士學位站上國際舞台,投入電動車產業的大好前景。
因疫情暫停兩年的海外工讀實習計畫,2022年9月再度啟航,明志科大14名同學遠赴美國德州Interplast Group公司,進行為期12個月的海外工讀實務實習。這次帶隊赴美的明志科大產學發展中心主任馮奎智表示,海外實習計畫讓大三學生有機會體驗當地生活,增加不同的歷練,一年下來,不只提升生活獨立性,「出國前同學的多益成績多在400~500分,實習回來卻能躍昇到700分以上,幾乎是1天1分的成長,大大提升未來的就業力。」
明志科大研發長陳勝吉強調,明志推動的實習教育是一種『厚三明治』的教育制度,讓學生在大三赴企業實習一年(厚),然後大四返回學校反思(三明治)並加強自身不足之處,縮短學用落差。海外實習的效益更多元,除了英文實力大幅增加,未來想出國留學還可申請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或北伊利諾大學)合作的雙聯學制,畢業即可取得兩地學校的碩士學位、甚至獲得海外就業或外派工作機會,成為具國際競合力的人才。『明志實習制度翻轉了我的人生』,這句話是很多明志畢業校友的共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