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關稅附帶「美國製造不徵稅」的豁免條款,護國神山正變成「駐美神山」,不僅避開衝擊,甚至從中獲利。前進美國製造風潮正在科技圈醞釀,2025年前五個月,台灣對美投資已經飆破新台幣300億元,更多的赴美投資「正在路上」。
美國當地時間8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美國將對晶片和半導體徵收約100%的關稅。但川普同步指出,如果在美國製造,將不收取任何稅費。
若是進一步解讀,當關稅壁壘升起之際,具備「美國製造」基因的公司,因為在美國擁有在地生產能力,反而能避開衝擊,甚至從中獲利。
就像川普在記者會上所舉的例子:「我們將對晶片和半導體徵收非常高的關稅,但對於像蘋果(Apple)這樣的公司來說,好消息是,如果你正在美國建設,或者承諾在美國建設,...就不會被徵收關稅。」
檢視半導體產業台廠,「已在」「正在」「或者承諾」在美國設廠者,台積電是當中近期投資金額最高者,且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總計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4.86兆元)的鉅額投資,計畫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6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
「美國隊長效應」,供應鏈台廠免衝擊
「台積電正從護國神山,變成『駐美神山』,」一位政經時事觀察專家說,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產品製程,也從最初的4奈米,到現在追加到更先進的2奈米。
也因此8月7日台股一開盤,台積電股價衝上天價,收在1180元,帶動台股加權指數大漲556.41點,攻上2萬4000點大關,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而隨台積電前進美國的供應鏈廠商,同樣規避了關稅風險,包括從事廠務工程的漢唐、帆宣、中鼎、和淞等,還有設備材料供應商的崇越科技、漢民科技、強茂、宇辰、德鑫聯盟等,以及在鳳凰城南部、卡薩格蘭德市的李長榮化工、京和、僑力、長春石化、關東鑫林等,正在布局電子特化品(見下表),搭上一波「跟車效應」。
(延伸閱讀:力挺台積電!德鑫聯盟「十八銅人」前進美國,搶攻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
設廠地點 | 公司名稱 |
---|---|
鳳凰城(AZ) | 台積電、漢唐、帆宣、中鼎、和淞、崇越科技、德鑫、漢民科技、強茂、宇辰 |
坦佩(AZ)、達拉斯(TX)、爾灣(CA) | 日月光 |
卡薩格蘭德(AZ) | 李長榮、僑力、長春石化、關東鑫林、京和 |
謝爾曼(TX) | 環球晶圓 |
維吉尼亞州 | 長興材料 |
註:「AZ」為亞利桑那州簡稱,「TX」為德克薩斯州簡稱,「CA」為加州簡稱。|資料來源:記者採訪並彙整各公司官方資訊、經濟部資料 |
做為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在美國的據點也不少。日月光官網顯示,在亞利桑那州的坦佩市、德州的達拉斯、加州的爾灣,都出現了日月光的身影,甚至在加州佛利蒙設有封測實驗室。
再像全球前三大半導體矽晶圓供應商、環球晶圓,位於德州的12吋先進矽晶圓廠,不僅領到了半導體關稅的「護身符」,還將與蘋果(Apple)展開全新合作,深化並擴展美國半導體供應鏈。於是在半導體關稅宣布當天,環球晶圓股價直接上衝至漲停板。
(延伸閱讀:環球晶快手綁定Apple,「半導體關稅」下從材料端回流美國首例)
前進美國投資正形成一股風潮,從數據上看,2025年台灣對美投資前五個月就已飆破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0億元)。這股驚人的投資動能,比去年同期的盛況又再暴增130%,堪稱一場史詩級的資本大爆發。
一場跨越太平洋的「產業鏈大遷徙」,輪廓已愈來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