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非典型醫院時代來臨了!隨著臺大癌醫輻質中心即將在今年底開幕,數十年來,高居國人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在科技日新月異下,除了邁向精準醫療外,醫病關係,也正在悄悄改變中。
過去,病人配合醫院。醫院就診的體驗,是醫院動線宛如迷宮的安排、漫長的看診等待、轉診時的耗時耗力等,無論是生病者或是陪伴者,都是一趟望之卻步的經驗;尤其是癌症病患,需多次進出醫院治療,更是無止境的漫長等待。疫情後,民眾更不願在醫院久待,如何縮短看診時間,成為急迫的訴求。
另一方面,隨著台灣每年罹患癌症人數已突破12萬人,平均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若以近年平均罹癌人數,乘上五年追蹤期,則台灣醫療系統每年至少需照顧超過50萬名癌症病患。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