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楊志新「抗癌」30年 引領臺大癌醫再升級

更人性化的非典型癌症醫療時代來臨

蔣濬浩
user

蔣濬浩

2022-10-26

瀏覽數 22,9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圖/臺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抗癌超過30年,引領非典型癌症醫療時代來臨。張智傑攝
圖/臺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抗癌超過30年,引領非典型癌症醫療時代來臨。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22 / 11月號雜誌 透視後二十大 解碼紅色野心

後疫情時代,非典型醫院時代來臨了!隨著臺大癌醫輻質中心即將在今年底開幕,數十年來,高居國人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在科技日新月異下,除了邁向精準醫療外,醫病關係,也正在悄悄改變中。 

過去,病人配合醫院。醫院就診的體驗,是醫院動線宛如迷宮的安排、漫長的看診等待、轉診時的耗時耗力等,無論是生病者或是陪伴者,都是一趟望之卻步的經驗;尤其是癌症病患,需多次進出醫院治療,更是無止境的漫長等待。疫情後,民眾更不願在醫院久待,如何縮短看診時間,成為急迫的訴求。 

另一方面,隨著台灣每年罹患癌症人數已突破12萬人,平均每420秒就有一人罹癌;若以近年平均罹癌人數,乘上五年追蹤期,則台灣醫療系統每年至少需照顧超過50萬名癌症病患。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Zinio版電子雜誌 訂閱優惠 特價 1,500 元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