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肯定臺中兼具生活機能與藝術美學

「富市臺中.宜居首都」接軌國際 永續未來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11-01

瀏覽數 61,600+

國際大師專題演講邀請墨睿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及董事長劉太格以「以世界的格局,開創臺中城市新局」為題進行越洋連線,並全程聆聽交流座談,在論壇最後再度表達對臺中市的喜愛與回饋建議。
國際大師專題演講邀請墨睿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及董事長劉太格以「以世界的格局,開創臺中城市新局」為題進行越洋連線,並全程聆聽交流座談,在論壇最後再度表達對臺中市的喜愛與回饋建議。

「臺中不僅是一座扎根在地的城市,在接軌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後更是山海屯市兼容、幸福宜居的國際城市。」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於「2022臺中市城市治理論壇」演講分享,市府以百年時空格局規劃的新好生活行動。

四生一體的綠色城市,接軌國際邁向淨零碳排

黃國榮指出,臺中聚焦「生活、生產、生態、生機」四生一體均衡發展的宜居國際城,響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訂定低碳三部曲:簽署氣候緊急宣言、發布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發表淨零碳排路徑,依循「168目標策略」邁向1座無煤城市、6項亮點政策目標、8大永續目標,實行「引風、增綠、留藍」策略為城市奠定永續根基,實踐綠色低碳城市,政府與民間攜手推行建築立體綠美化,減輕空污,興建一建築如同新造一公園,至今(2022)年7月底已核准96件建照申請案,其中6案已完工,總計固碳量高達7.5萬噸,等於1.5座文心森林綠樹總和,「讓建築造就了人心的森林」。

開幕儀式:左起遠見雜誌總編輯李建興、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黃文彬、臺中市政府秘書長黃崇典、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劉育東、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勤美集團生活事業執行長何承育

開幕儀式:左起遠見雜誌總編輯李建興、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黃文彬、臺中市政府秘書長黃崇典、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劉育東、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勤美集團生活事業執行長何承育

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除了專題分享臺中如何聚焦「生活、生產、生態、生機」四生一體均衡發展,並積極響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且現場與劉太格互動。

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除了專題分享臺中如何聚焦「生活、生產、生態、生機」四生一體均衡發展,並積極響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且現場與劉太格互動。

劉太格交流國際視野與經驗,百年眼光致力永續

被譽為「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博士,是新加坡「花園城市」、「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實踐者,越洋連線「以世界的格局,開創臺中城市新局」,解析新加坡智慧城市規劃成功的關鍵便是傾聽專家見解與民眾聲音,依序提出可量化的依據與優質政策,智慧治理與科技軟硬體相輔相成,發揮最佳都市機能,保留當地歷史,融入不同族群,其治理成果自然能獲得國民的信任。

他直指:「城市就是一個大家庭,生活、工作都在其中。」自己把新加坡分區,各區都有都市中心,可避免交通堵塞,同時以永續為目標,帶出地方特色。高齡84歲仍熱情投注工作的劉太格強調,智慧城市規劃師應具備「人文學者的心、科學家的腦、藝術家的眼」,抱持宏觀眼光,全力打破繁多法令的綑綁,即大事可成。

劉太格演講除了歸納城市規劃應具備「人文學者的心、科學家的腦、藝術家的眼」,並強調城市規劃更需要長遠的眼光佈局。

劉太格演講除了歸納城市規劃應具備「人文學者的心、科學家的腦、藝術家的眼」,並強調城市規劃更需要長遠的眼光佈局。

關注生態、發揚都市美學,臺中美麗又有魅力

「我到過臺中,很喜歡這個有魅力的城市。」劉太格反饋關注土地生態及發揚都市美學,最好建立長遠規劃的視野,他也同意劉育東教授「城市是人類設計的最大藝術品。」即使人口密度成長,只要都市設計依密度條件訂定量體規範,與周邊軟硬體保持和諧關係,施政有力道,就能保有悠閒且美麗的都市風格。

臺中市都發局長黃文彬感動分享,劉太格著重於維護人與土地的關係,「人是城市改善、形成善循環的主體。」,市長盧秀燕領導都發局推出宜居建築相關辦法,有彈性地為法規鬆綁而營造「一建築一公園」的宜居環境,並主動以SDGs自我要求,「富市臺中.宜居首都」回應280萬市民對於創新、美學永續城市的追求。

交流座談以城市共好為題,邀請官學產代表,融合市政推動、建築美學、人本關懷與青年發展等面向,分享如何實踐城市共好。

交流座談以城市共好為題,邀請官學產代表,融合市政推動、建築美學、人本關懷與青年發展等面向,分享如何實踐城市共好。

黃崇典、劉育東、王村煌、何承育觀點交會
普立茲克獎國際大都,啟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態度與想望

「在臺中,與城市共生」交流座談,從「城市美學、人本關懷、青年發展」三大面向互換觀點,共議政府與民間如何攜手讓臺中更多元,座談代表包含臺中市政府秘書長黃崇典、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劉育東、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勤美集團生活事業執行長何承育。

黃崇典提到臺中自然條件佳,三大水系拓寬視野而培養市民從容的個性,加上位居高鐵一日生活圈樞紐,兼具都會便利性也兼具生活悠閒感,加上美學首都、多元共融的城市令人嚮往;劉育東聚焦城市美學建築,過去發表「在西亞看阿布達比,在東亞看臺中」,舉出臺中擁有9座普立茲克獎得主的建築作品,也是東亞最多,彰顯臺中市的國際化與都市美學受到各界肯定。

王村煌探討人本關懷,提到21年前砍掉父親土地上的檳榔改種8,000顆綠樹,薰衣草已不只是販賣咖啡或景觀,而是在土地上行銷對美好生活的態度與想望,啟動城市近郊的山林療癒功能;何承育則分享城市再生關鍵是與周圍空間、居民形成生活共識,如把爛尾樓改造為透過植生牆煥發綠意的勤美誠品、PARK2草悟廣場,該區域每年吸引650萬人次造訪,14年來已形成另一種都市文化運動,也是臺中獨緻的生活場域。

黃崇典總結,新加坡訂立具體目標、獲得民眾信任的作法值得借鏡;劉育東建議兼顧建築創意與美學,要注重低碳永續指標,因應氣候暖化的急迫議題才能有正確的行動,這些都是進行式,臺中已經在躍往國際宜居城市的正確道路上,也將持續規劃更具發展永續、空間美感,以及以人為本的宜居幸福城市。

【2022臺中城市治理論壇】

相關報導 https://event.gvm.com.tw/202210_taichung/

直播回顧 https://youtu.be/NJo7XjTKfqY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