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鏈結在地、國際、未來,輔以EMI教學,臺科大電資學院人才培育躍升新格局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10-11

瀏覽數 19,850+

臺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為榮獲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之重點培育學院(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臺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為榮獲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之重點培育學院(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面對全球變局,人才必須具備高度韌性,才能競逐世界。臺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積極與產業鏈結、與國際接軌,循序漸進推動「全英語授課」,培養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的高階產業研發人才。

臺灣的半導體、資通訊產業不僅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在全球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然而,當前正面臨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的挑戰,人才培育也必須與時俱進。臺科大電資學院陳俊良院長表示,因應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人力短缺、地緣政治等影響,電資學院以:「鏈結在地」、「鏈結國際」、「鏈結未來」三大策略,培育電資產業具競爭力的高階人才。

臺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陳俊良(左)與副院長陳維美(右)是鏈結在地、鏈結國際、鏈結未來三大策略的重要推手(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臺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陳俊良(左)與副院長陳維美(右)是鏈結在地、鏈結國際、鏈結未來三大策略的重要推手(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以鏈結在地、國際與未來三大策略培育人才

陳俊良進一步說明策略的核心理念。「鏈結在地」是因應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臺科大以8個院級中心和8個校級中心,讓師生有能量產出卓越的科研成果,同時強化技術落地,嘉惠在地產業。近5年來,電資學院平均每年皆有超過1億元的產學合作計畫,加上政府科研補助和教育部研究案,合計超過3億元。

「鏈結國際」是以電資學院的特色來培養雙語專業人才,包括與歐亞19所大學簽訂備忘錄,推動雙聯學制和學術交流等,藉由國際合作強化教學品質。「鏈結未來」則是為補足電資產業高階人才需求的缺口,電資學院每年培育約350位學士及500位碩博士加入產業研發行列,且逐年增加學生人數。「臺科大電資學院肩負培育臺灣電資產業高階研發人才的重責大任,畢業生進入台積電、聯發科、趨勢科技、台達電、仁寶、英業達等皆有亮麗表現,形成學院前進的動力。」陳俊良表示。

臺科大電資學院肩負培育臺灣電資產業高階研發人才的重責大任(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臺科大電資學院肩負培育臺灣電資產業高階研發人才的重責大任(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漸進式修課策略,專業與英語雙軌提升

2021年臺科大電資學院獲選為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重點培育學院,透過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簡稱EMI)教學,搭配多元獎勵制度,提升師生的國際競爭力。臺科大電資學院副院長陳維美表示,院內逐步推動EMI計畫,不僅全英語課程開設數量遽增,學生修習全英語課程人次更是呈倍數成長。

陳維美指出,電資學院學生多具中等以上的英語素質,為了銜接全英語的專業課程,臺科大語言中心在暑期開設學術英語先修班,為EMI進行前置準備,「像是如何用英語作筆記、聽出關鍵字、提問等」;再從大一基礎必修導入,漸進開設選修及進階EMI課程,營造學習氛圍。想要再加強英語能力者,院內特別依不同程度分級開設英語輔導班,從基礎、進階、高階到口說,實體、線上兼有,盡可能提供各式學習資源。同時設置獎學金制度,鼓勵同學提升英語能力。

能夠成功推動全英語課程,老師的投入最具關鍵性。「電資學院首先盤點教師的EMI教學能力,制定獎勵制度,鼓勵老師取得EMI線上自學課程認證及參加教學增能活動、工作坊等,提升教師全英語授課知能。」透過多元獎勵制度,大學部開課比例大幅增加,第一學期開設全英語課程比例約8.2%,第二學期提高至18.5%。而學生修畢 EMI 課程學分數占畢業學分達一定比例以上者,也會頒發不同金額的獎學金。「藉由多元鼓勵,期許為投入EMI的師生帶來正向影響。」

「除了護國神山級的資通訊產業,線上遊戲程式、資安維護人才也是臺科大電資學院的強項,為學生開拓寬廣的研發進路,才能有多元的前瞻性發展。」陳俊良表示,臺科大與國際大廠微軟、國內鈊象電子等進行產學合作,再加上目前EMI的推動,期待能為臺灣科技人才的培育開展創新的格局,打造國際級的高等教育環境。

臺科大電資學院透過推動全英語授課(EMI)教學,並以國際交流強化教學品質,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臺科大電資學院透過推動全英語授課(EMI)教學,並以國際交流強化教學品質,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圖/臺科大電資學院提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