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除了是眾所討論的話題之外,往往更也是眾人學習描摹的對象,因此,從人們的心中的「偶像」,大致可以一窺粉絲們心中理想的人設圖騰。為此,《遠見》特別針對台灣不同世代的族群進行調查,看看不同年齡層的楷模,存有什麼差異。
其中,在台灣的產業界公眾人物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51.4%居冠,至於政治界人物中,新北市長侯友宜以26.9%的數據,險勝第二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24.3%。
《遠見》這次進行的「世代調查」,其中,詢問了台灣人在各行各業中,包括產業界、運動藝文界、政界以及國際企業、國際領袖……等公眾人物,有沒有值得民眾學習的?
本土產業界人物,張忠謀獲5成認同奪冠
在本土產業界公眾人物部分,《遠見》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星宇航空創辦人兼董事長張國煒,等10位台灣產業界頂尖人物為選項,結果顯示,張忠謀以整體達51.4%奪冠,以超過20%比例差距,勝過了分別拿下亞、季軍的郭董(28.7%)及張國煒(24.5%),成為最受推崇的產業領袖。
有趣的是,愈熟齡的族群,對於標竿人物的共識愈高,40、50、60代均有過半的民眾將張忠謀視為學習典範。反之,年輕世代則較無清楚的典範對象,例如20世代,除了對張忠謀的推崇度達42.4%最高外,排序第二的為「無特別認同的典範」,也達到35.3%。
從排名前三的人物看來,研判「知名度」應是民眾選擇傾向的重要因素。不論是護國神山台積電、有地表最大代工廠之稱的鴻海,或者是成為網紅董座的張國煒,跟其他台灣產業界人士相比,這三位在媒體的能見度相對較高;也因為其代表產業的展現的實力,成為眾人爭相學習的典範人物。這當中,尤以一支獨秀的台積電最具效應。
近四成不認政界有典範,但愈年輕愈挺柯文哲
政界公眾人物中,《遠見》選出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副總統陳建仁等7人為選項,最終由侯友宜以26.9%的認同度奪冠,柯文哲與陳建仁分別以24.3%、17.6%分居二、三。
剩下的人物各自拿下10%左右的認同度,前總統馬英九、總統蔡英文,以及副總統賴清德的差距皆在0.1%,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以9.9%的認同度墊底。
進一步解析,愈是熟齡世代,對侯友宜認同愈高;反之,年輕族群對柯文哲好感度愈高。《遠見》整理重要發現如下:
但不論是哪個選項、哪個年紀,「沒有特別認同典範」這個選項,都是民眾的首選,比例將近4成。顯示台灣民眾對檯面上政界人物的態度,相對其他業界人物,更為嚴苛。
郭婞淳拿下運動藝文界季軍,選手影響力擴大
在運動藝文界公眾人物部分,在11個人物選項中前三名分別為「觀光教父」嚴長壽(35%)、作家謝哲青(22.3%)、「舉重女神」郭婞淳(19.4%)。
不同世代對典範人物的偏好也有所不同,隨歲月增長,嚴長壽即愈受歡迎,60世代有過半民眾給予認同;反之,20世代有24.5%的民眾選擇郭婞淳,在所有選項中排序最高。
整體觀之,歌手的影響力正在降低,包括五月天、蔡依林、周杰倫、張惠妹等知名歌手雖都在榜單上,但排名均不高,順位最高的是五月天的第五名,獲得16.2%民眾的認同;相對來講,運動選手的影響力擴大,不只郭婞淳拿下季軍,鞍馬王子李智凱也拿下近10%的認同度。
9位國際領導人,李顯龍逾3成認同度奪冠
至於國際產業界的公眾人物中,獲民眾認同為學習典範對象的前三名,分別是「股神」巴菲特、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以及Tesla執行長馬斯克。儘管馬斯克於最新的2022年富比世排行榜中,拿下全球首富,但從排行榜來看,財富的多寡,並非台灣民眾選擇學習典範的唯一指標。
而在國家元首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以30.5%的認同度拿下榜首,接下來依次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1.5%)、法國總統馬克宏(13.4%)、日本首相岸田文雄(6.5%)、美國總統拜登(5.2%)、德國總理蕭茲(4%)、俄羅斯總統普丁(3.6%)、德國前總理梅克爾(2.8%)、韓國總統尹錫悅(1.4%)。
不過也有超過4成的民眾認為,國際元首中沒有值得學習的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世代觀之,年輕世代最力挺烏國總統澤倫斯基,20世代及30世代均將澤倫斯基視為首要的學習典範,顯見澤倫斯基「戰爭英雄」的形象,頗為博得年輕人的好感;而年紀愈大者愈偏好星國總理李顯龍,在60世代部分獲得最高的逾4成認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