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煮飯已成為後疫情時代下的生活新常態,看準這波自煮商機,大成集團在馬稠後食品新廠正式投產營運後,今年六月的食品展中一次推出近30項研發新品,從舒肥雞胸肉、茶葉蛋白丁到植物肉水餃等,提供民眾更多美味新選擇。
佔地8800坪、也是國內最大食品加工廠的大成嘉義馬稠後新廠,去年底完工、今年陸續投入產能,在新廠的助攻與看好後疫時代的自煮與即食趨勢,大成全力開發多種新品,並在今年台北國際食品展中一次亮相。尤其,馬稠後食品新廠主要鎖定雞肉加工,在自動化、現代化與智慧化垂直整合的推頗助瀾下,全力搶攻冷凍食品、植物肉等新市場。
新廠推動研發能量 更多元 更安心
大成食品事業處副總經理黃進鏗表示,投資24億元的大成馬稠後食品廠,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單一食品廠。今年正式投產營運,完整的五條產線,從原料肉分切、浸漬調味到裹粉裹漿預炸,全熟燒烤,雞精蒸煮,都能在廠內一條龍式管理完成,在新設備、新技術引進後,加工產線更加順暢、效率更高,生食熟食分開處理也更安全,也因此能導入更多創新技術推動比往年更多的新品。
「像是大成熱賣30年的長銷雞塊,隨著馬稠後食品新廠的啟動,加上消費者對於炸物期待有更多的營養價值,於是推出了地瓜雞塊和花米香雞塊,加入地瓜和花椰菜米,膳食纖維增加熱量也更低,尤其是花米香雞塊,脂肪相較市售雞塊減少41%,受到許多國小營養師的歡迎。」
大成食品群總經理詹金和也表示,農畜和食品是大成集團未來發展的兩大引擎,未來會更著力在冷凍食品及植物肉等新市場開發。
「這一兩年網購宅配動能大幅成長,消費者需求也開始轉變。」他表示,過去可能因為民眾認為冷凍食品過多添加物或選擇少等因素對冷凍商品接受度不算高,但疫情之下,冷凍商品需求大幅成長,許多餐廳也推出自製的冷凍調理包,又加上隨著疫情進入延長賽,民眾也從「Ready to Eat」到傾向「Ready to Cook」,現在的即時冷凍食品除了方便,還要能兼顧營養需求和煮飯樂趣。
自煮、健康與環保趨勢 帶動冷凍食品新選擇
看見「Ready to Cook」的趨勢加上新廠的後援,大成也從「美味又營養」、「產品多元化」和「創新植物肉」等面向多管齊下,創新研發更符合消費喜好的即食或方便煮的冷凍商品。
例如「良拌雞絲」就是透過大成馬稠後廠的雞精蒸煮線而研發,選用冷藏國產雞胸肉新鮮調理,搭配特有的拆絲技術,保有雞肉鮮甜及肉絲彈性口感,解凍就能即食。黃進鏗表示,「除了直接吃,還可以加入韓國泡菜、辣椒等喜歡的食材,增加自煮的樂趣。」
黃進鏗接著舉例,大成長期供應許多雞肉加工品給市面上的日式居酒屋、雞排店等,隨著冷凍即食商品的需求大幅成長,以及消費者對口味的多元選擇,大成也趁勢推出小包裝給一般民眾,像是七月在全聯上市的「日式唐揚雞」和「根島黃金海老」等,讓民眾不用上館子,也能嚐到道地的日式炸物風味。
另外像是即將推出的「茶葉蛋白丁」,是市面上第一個茶葉滷蛋白口味,免剝殼且常溫即食,方便上班族或健身人士隨時補充蛋白質,也因為去掉蛋黃常溫保存也比茶葉蛋來的更久。
全台首創二代植物牛肉麵
大成的植物肉品牌Neofoods這次也推出全台首創的植物牛肉麵。詹金和表示,「經過兩年研發,現在終於產品化上線,植物牛肉麵是使用全台唯一的濕式擠壓技術(二代肉),創造比擬真肉的纖維口感,加上用蔬果熬煮植物牛肉湯,喝起來香甜甘醇。」此外,植物肉水餃則有纖蝦和纖肉兩種口味,使用蒟蒻製成植物海白蝦和植物豬絞肉,原料配方符合潔淨標章,減少添加物身體也少負擔同時更永續環保。
未來,馬稠後食品新廠預計每兩個月就在實體通路推出一款新型態商品,目標是朝向成為雞肉加工的領導品牌,同時在植物肉和其他加工品產線也會持續研發更符合潮流的多元創新商品,帶給消費者更安心、健康、美味的飲食體驗。
立即點選:大成安心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