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浪潮驅動下,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的固態電池,儼然是各大電動車廠競逐的「聖杯」。
而今,聖杯可望在台灣問世!地點,就在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車程的桃園觀音工業區。
最快,今年底,這裡將迎來全球第一條全自動,產能達3GWh的固態電池生產線。
催生者,就是今年初,甫獲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集團看中,不但簽約共同開發,更進一步投資入股,取得一席董事的輝能科技。
事實上,戴姆勒上門前,2021年輝能就已擄獲軟銀中國與丹豐、春華資本,獲3.26億美元投資。
輝能究竟有何能耐?竟讓全球汽車龍頭與創投大咖們,捧著現金主動上門「求親」,搶著要當戰略合作伙伴?
要想進入傳說中,掌握固態電池關鍵技術的輝能,得先突破重重安檢;待所有可能洩密的「鏡頭」全貼上封條後,穿過廠房長廊,傳說中的「聖杯」現身。
會議桌上,僅0.38公釐,薄如紙片可彎曲的軟板鋰陶瓷電池,毫不費勁地點亮電燈泡;體積小、依然有高能量密度;但,如何克服傳統電池易爆的安全性疑慮?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