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房價走勢變了嗎?政府升息能否有效打房?

美國最新數據打臉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2-04-27

瀏覽數 29,150+

圖/Unsplash by Lisanto 李奕良
圖/Unsplash by Lisanto 李奕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近期美國聯準會升息後,台灣央行也跟進,政府升息到底能否打房?就成了民眾熱議焦點。不過,據上週最新數據,美國房價續創1999年以來新高,效果並不明顯。國內央行上週五也坦承台灣房價仍居高不下。為何這次房市熱,恐無法靠各國政策壓下來?彙整經濟學家分析,疫情變革等三因素是關鍵。

自從美國聯準會(Fed)3月17日首度宣布升息後,不論是美國或台灣等全球股市,都出現一波資金退潮,證明升息手段對於收回股市熱錢,減少股價炒作相當有用。但若是拿來打房呢?從上週美國公布的最新數據,還看不出明顯效果。

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3月最新數據,儘管當地房貸年利率已因升息來到5%,創2011年新高,美國住宅房價中位數亦高達37.5萬美元,約合台幣1100萬元,是1999年以來新高,這個數字也比去年3月同期暴增了15%。

《華爾街日報》並採訪當地經濟學家羅勃.佛利克(Robert Frick)分析近期房市,他也表示升息效果還在觀察:「如果房貸利率未來繼續升,也許吧,但現在還看不出有明顯影響。」

疫情打亂房市運作

原來,政府積極升息,不一定能有效打房,為何會如此?首先,可能要怪疫情。2020年以來的居家上班熱潮,完全打亂了房市正常運作,已讓民眾買房思惟變得很難預測。

美國貸款銀行人協會(MBA)的住房經濟專家愛德華.賽勒(Edward Seiler)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指出,多年來的經驗是:通常當貸款利率上漲,房價就會下跌,目前卻沒看到這樣的現象,相當反常。

他認為,可能是疫情以來興起的居家上班熱潮,讓民眾決定不像以前只在大城市租屋,而是選擇到其他地方甚至回家鄉買房。這股新趨勢,並未因為美國現在選擇與病毒共存,回歸常態而改變,就此讓當地房屋陷入空前短缺。

疫情居家上班掀起回鄉買房潮。達志影像

疫情居家上班掀起回鄉買房潮。達志影像

高通膨時代,房產更保值 

其次,買房可能比租房更好,是讓當地民眾決定不受升息左右,咬著牙繳房貸的另一項關鍵因素。

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教授艾皮.古塔(Arpit Gupta)指出,因為房貸漲後,房租通常也會跟著升高,現在許多美國人逐漸認為,與其因為房東漲租逐漸吃掉薪水一部分,不如直接用來買房,在高通膨時代下,是更能保住手上資產價值的明智選擇。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例如,以現在物價年增幅8%、房價平均有高達15%的年成長相較,貸款年利率從3%升到5%,對不少人來說這個投資比較划算。

而曾經歷70年代停滯性通膨的美國上一代,最近紛紛在網上呼籲年輕人,以他們的老經驗來說,買房真的比較好。

買股不如買房 

最後,美國民眾近年對於買房,不再像以往只用於自住,更多的是視為投資的一部分,趨勢相當明顯。當地一些房仲業者指出,今年開始股市大跌,反而讓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買房比起買股票是更好的投資理財方式。

當地一些房仲業者回報,指今年春天來看房的人有變少,量縮的現象正發生,可能就是被升息影響。但即便如此,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認為趨勢未變,預測未來當地住房恐還更加短缺。因此,這群專家與房仲業人士均認為,利息漲、房價也上漲的反常趨勢,還要維持一陣子。

回到台灣的狀況相較,國內因疫情轉化居家上班的買房風潮,相對不明顯,是否會造成住房短缺?還需觀察。不過,國人將住房當作投資,相對於美國更是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政府政策升息,會讓多少民眾願意放棄買房以減少利息負擔?可能更得打上問號。

至於3月18日國內央行調升利率一碼後,上週五(4/22)也發言指出,國內房價目前仍居高不下,似乎和美國狀況接近。

其實,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升息只是一時,心中盤算更多的是擁有自己家的整體效應。買房比買股票、或租屋好?就看手上的算盤怎麼打了。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