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邁入1/4的2025年,《紐約時報》公布了當代電影的「21世紀百大電影」片單,李安的《臥虎藏龍》和《斷背山》皆進入前20名,而前10名的電影,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紐約時報》近日公布一份極具時代意義的片單——「21世紀百大電影」,恰逢21世紀邁入1/4的2025年,為當代影史留下了一項重要紀錄。
這份榜單由超過500位導演、演員與資深影評人共同票選,每人選出自2000年以來最喜愛的10部電影,最終彙整出百大名單。入選作品類型多元,從劇情片、愛情片、驚悚片、紀錄片到動畫、奇幻與科幻電影應有盡有,不僅涵蓋票房與口碑都成功的商業大片,也包含眾多具藝術風格與社會議題的獨立作品。
在這份跨越語言與地域的全球電影名單中,台灣導演李安,成為唯一以兩部作品《臥虎藏龍》和《斷背山》同時擠進前20名的華人導演,分別位居第16與第17名,李安也是百大片單中,唯一擁有兩部電影入選的華人導演。
至於百大片單榜首,則由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奧斯卡大贏家《寄生上流》榮登此殊榮,象徵韓國電影在全球影壇的影響力持續攀升。
這份名單不僅見證過去25年來電影創作的豐富與多樣,也為下個世代的影迷與創作者提供一份深具參考價值的影像里程碑。
其中,能進入前10名的片單,實力更是不容小覷,也可以說是此生必看的片單之一,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電影有多麼精彩:
10、《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2010)
2010年上映的《社群網戰》由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與賈斯汀提姆布萊克(Justin Timberlake)主演,他們分別飾演真實人物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與西恩帕克(Sean Parker)。
《社群網戰》劇情講述,哈佛學生馬克祖克柏創立改變全球網路通訊的社群網站Facebook,以及背後因遭背叛而引起訴訟的故事。電影將整個Facebook的起源和崛起,接著影響全世界的過程都徹底揭露。由於精湛的劇本和演出,《社群網戰》獲得極高的評價,最終在奧斯卡上贏得了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與最佳配樂。
《社群網戰》透過獨特的角度,描述馬克祖克柏在學生時代就展現的天才、自信、桀驁不馴、叛逆、刺激和絕佳的洞察力。這部電影也是Facebook起源的故事。
9、《神隱少女》(2001)
2001年,《神隱少女》正式在全球上映,這部由宮崎駿執導、編劇、製作的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了日本動畫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典範,它不僅在日本創下316.8億日圓票房、在《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出現之前一直佔據日本影史最高票房紀錄,更在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奪下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榮耀。
《神隱少女》劇情講述,年僅10歲的平凡少女千尋與父母一同驅車前往新家,途中因迷路而誤闖進一個神秘小鎮,沒想到父母竟變成豬。
透過少年白龍的指點,她到名為油屋的澡堂裡,請託掌管者湯婆婆讓她留下工作,就此展開一段不可思議的奇妙旅程,透過虛構的奇幻世界,展現千尋面對考驗時激發出的驚人力量。
8、《逃出絕命鎮》(Get Out,2017)
《逃出絕命鎮》在2017年上映時,掀起了一股現象級的迴響,本片由喬登皮爾(Jordan Peele)執導、編劇,丹尼爾卡盧亞(Daniel Kaluuya)、愛莉森威廉絲(Allison Williams)主演。電影以最敏感的種族歧視、黑人議題為基礎,鋪張出最引人入勝的詭譎經典,劇情毫無冷場、盪漾觀眾內心底層情緒。
故事描述,非裔黑人男性克里斯與美國白人女孩蘿絲是對情侶,在交往時機成熟後,蘿絲便邀請克里斯至她家中拜訪父母,但除了她家人以外,不論是園丁、傭人、僕人等全部都是黑人,詭異的神情和歇斯底里的情緒,讓他不得不懷疑這家庭的荒謬之處。
《逃出絕命鎮》以「催眠」為主軸,刻劃出那個令人難以想像卻又貼近生活的心理故事,你可能不相信催眠,卻又可能在無形之中早已被渲染,在一種抽絲剝繭、揭開層層面紗的茫然中,那種高潮迭起又引人入勝的故事調性,在電影結束後也令人咀嚼再三。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7、《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
2004年上映的《王牌冤家》由米歇龔德里(Michel Gondry)執導,金凱瑞(Jim Carrey)與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主演。電影以科幻與浪漫交織的獨特風格,為觀眾帶來一場關於記憶、愛情與遺忘的深刻旅程。
劇情講述內向的喬爾某日發現,他的前女友克蕾婷竟然接受了一項實驗性療程,將他從她的記憶中完全抹除。心碎的喬爾決定做出同樣的選擇,卻在清除記憶的過程中,重新體會到兩人曾經的甜蜜與痛苦,進而開始在腦海中與記憶搏鬥、逃亡,試圖保留那段早已失去卻依然珍貴的感情。
《王牌冤家》以非線性敘事與富創意的影像語言,描繪愛情中那些矛盾、遺憾與渴望重來的心情,引發全球觀眾與評論界強烈共鳴。本片最終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至今仍被視為最具創意與情感深度的代表作之一。
6、《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
2007年上映的《險路勿近》由柯恩兄弟(Joel Coen & Ethan Coen)聯手執導與編劇,改編自普立茲小說獎得主柯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的同名小說。主要演員包括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與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三人分別飾演代表正義、邪惡與掙扎的人物原型,構成電影內核的精神對立。
故事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的德州沙漠,退伍軍人莫斯在狩獵時意外發現一場毒品交易後的血腥現場,並撿走裝有200萬美元的現金箱。此舉引發一連串的致命追逐,冷血無情的殺手安東奇哥接下任務追殺莫斯,並用一顆硬幣與空氣槍當作執行命運審判的工具。與此同時,年邁的警長貝爾試圖理解這場毫無道理、愈來愈無法掌控的暴力風暴。
《險路勿近》以冷冽殘酷的風格、毫不妥協的敘事節奏與深沉的道德思辨,獲得極高評價,在當年奧斯卡金像獎上一舉奪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男配角(哈維爾巴登)在內的4項大獎,成為當年最大贏家。
這部電影不僅被譽為柯恩兄弟的巔峰之作,也因其對暴力與命運的哲學探討,至今仍被視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之一,在沉靜中留下最深的震撼。
5、《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2016)
2016年的《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由貝瑞傑金斯(Barry Jenkins)執導、編劇,崔凡特羅德(Trevante Rhodes)、安德烈荷蘭(Andre Holland)、馬赫夏拉阿里(Mahershala Ali)主演。描述一名黑人男孩,在孩童、少年、青年時期三個年齡階段的他的成長之路,呈現出家庭、社會、學校等生存環境對一個人的心路歷程和情感選擇的影響。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故事靈感來自於導演和共同編劇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們都是在黑人社區長大,這也成了他創作時的契機和啟發。
本片獲得了許多好評,特別是在黑人族群有極高的迴響,最終它贏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等3項大獎。本片也成為首部全部由黑人演員演出、首部LGBT題材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4、《花樣年華》(2000)
2000年上映的《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編劇的經典之作,主演為梁朝偉與張曼玉。電影以極致優雅的美學風格與壓抑含蓄的情感張力,刻劃出一段未竟之愛,被譽為21世紀最浪漫也最哀傷的愛情電影之一。
故事背景設於1960年代的香港,一對男女、報社編輯周慕雲與秘書蘇麗珍,因為各自的配偶外遇而搬進同一棟公寓。兩人從試圖理解對方的遭遇,到共同模擬婚外情的對話,漸漸發展出一段深藏心底、卻始終未曾跨越道德界線的情愫。在充滿暗示與迂迴的情境中,他們選擇忍住愛意,讓這段關係停留在最克制的邊緣。
《花樣年華》在坎城影展上大放異彩,梁朝偉憑此片奪得最佳男演員獎,還有最佳藝術成就大獎。極富詩意的構圖、緩慢鏡頭與周旋步伐,營造出濃厚的懷舊氛圍與抑鬱情感。
本片被全球影評界與電影學者高度評價,長年高居各大影史排行榜,在21世紀的電影語彙中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3、《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2007)
《黑金企業》於2007年上映,由鬼才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執導並擔任編劇,主演為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他在片中飾演一位冷血、野心勃勃的石油大亨丹尼爾普蘭尤,展現令人戰慄的精湛演技。
故事設定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美國加州,描述主角如何從一名孤獨的礦工,靠著無情手段與極端意志,一步步爬升為石油鉅子。電影聚焦於財富與信仰的碰撞,並透過普蘭維尤與年輕傳教士伊萊的對立,深刻探討人性中的貪婪、權力與孤獨。
《黑金企業》最終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攝影兩項大獎。尤其丹尼爾戴路易斯以爐火純青的演技,將角色中壓抑、扭曲的靈魂演繹得入木三分,廣受影評界一致盛讚。
本片以其冷峻的敘事節奏、壓迫的音樂氛圍與史詩般的影像語言,早已被奉為21世紀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不只是對美國夢背後代價的冷酷解剖,更是一部深掘人性黑暗與資本主義野心的現代悲劇。
2、《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2001)
2001年上映的《穆荷蘭大道》由美國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執導與編劇,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蘿拉賀林(Laura Harring)與賈斯汀塞洛克斯(Justin Theroux)主演。電影融合懸疑、驚悚與超現實風格,被譽為21世紀最神秘、最耐人尋味的電影之一。
故事圍繞一位懷抱明星夢的年輕女子貝蒂,初到好萊塢投奔演藝圈,卻在租屋處遇見一位失憶的神祕女子麗塔。兩人一同展開尋找身分的過程,隨著劇情發展,故事逐漸從寫實滑入夢境與潛意識之中,真實與幻想交錯,記憶與身份錯亂,導致觀眾難以辨別現實與虛構。
《穆荷蘭大道》奠定大衛林區作為當代最具實驗性與獨特敘事風格導演之一的地位,娜歐蜜華茲的精湛演出也讓她從此躍升國際影壇。
這部電影初上映時評價兩極,但隨時間過去,其深層象徵、夢境邏輯與敘事結構被不斷重新解讀與讚譽,逐漸升格為影迷與學者熱議的經典。它是一場無法簡單拼湊的心理迷宮,也是一封寫給電影與夢境的情書。
1、《寄生上流》(2019)
2019年上映的《寄生上流》由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與編劇,宋康昊、李善均、趙汝珍、崔宇植與朴素淡主演,是一部融合驚悚、黑色幽默與社會寫實的傑出作品。
《寄生上流》劇情聚焦在貧窮的一家四口,透過巧妙的謊言與設計,一一打入富有人家中擔任家教、司機與幫傭,藉由寄生般的方式改善生活。但當兩個階級世界的差異與矛盾逐漸激化,這場看似天衣無縫的共生關係也慢慢失控,最終走向令人震撼的悲劇。
本片於奧斯卡金像獎橫掃4項大獎,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國際電影,成為首部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創下歷史紀錄。它不僅拿下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也在全球票房與評論上皆大放異彩。
《寄生上流》以尖銳卻極具巧思的手法,描繪階級衝突與資本社會的荒謬現實,層層堆疊的劇情結構與象徵意涵令人驚豔。這部作品不僅讓奉俊昊登上國際巔峰,也徹底改寫世界電影對韓國電影的認識與地位,甚至讓「看字幕」也成了一種顯學,被譽為是21世紀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巔峰作品之一。
以下為完整百大片單:
1、《寄生上流》(Parasite,2019)
2、《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2001)
3、《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2007)
4、《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2000)
5、《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2016)
6、《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
7、《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
8、《逃出絕命鎮》(Get Out,2017)
9、《神隱少女》(Spirited Away,2001)
10、《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2010)
11、《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2015)
12、《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2023)
13、《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2006)
14、《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2009)
15、《無法無天》(City of God,2003)
16、《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
17、《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
18、《你他媽的也是》(Y Tu Mamá También,2001)
19、《索命黃道帶》(Zodiac,2007)
20、《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2013)
21、《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2001)
22、《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
23、《年少時代》(Boyhood,2014)
24、《雲端情人》(Her,2013)
25、《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2017)
26、《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2023)
27、《蘭花賊》(Adaptation.,2002)
28、《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
29、《異星入境》(Arrival,2016)
30、《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2003)
31、《神鬼無間》(The Departed,2006)
32、《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2011)
33、《分居風暴》(A Separation,2011)
34、《瓦力》(WALL·E,2008)
35、《大獄言家》(A Prophet,2009)
36、《正經好人》(A Serious Man,2009)
37、《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2017)
38、《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2019)
39、《淑女鳥》(Lady Bird,2017)
40、《一一》(Yi Yi,2000)
41、《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élie,2001)
42、《世紀教主》(The Master,2012)
43、《原罪犯》(Oldboy,2003)
44、《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2019)
45、《魔球》(Moneyball,2011)
46、《羅馬》(Roma,2018)
47、《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2000)
48、《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2006)
49、《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2004)
50、《天外奇蹟》(Up,2009)
51、《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2013)
52、《真寵》(The Favourite,2018)
53、《芭樂特》(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2006)
54、《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2006)
55、《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
56、《戀愛雞尾酒》(Punch-Drunk Love,2002)
57、《人狗對對碰》(Best in Show,2000)
58、《原鑽》(Uncut Gems,2019)
59、《顛父人生》(Toni Erdmann,2016)
60、《進擊的鼓手》(Whiplash,2014)
61、《追殺比爾》(Kill Bill: Vol. 1,2003)
62、《記憶拼圖》(Memento,2000)
63、《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2006)
64、《控制》(Force Majeure,2014)
65、《奧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66、《驚爆焦點》(Spotlight,2015)
67、《塔爾》(TÁR,2022)
68、《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2008)
69、《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2013)
70、《血色入侵》(Let the Right One In,2008)
71、《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2001)
72、《因為愛你》(Carol,2015)
73、《料理鼠王》(Ratatouille,2007)
74、《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 Florida Project,2017)
75、《愛慕》(Amour,2012)
76、《霹靂高手》(Kung Fu Hustle,2004)
77、《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2022)
78、《日麗》(Aftersun,2022)
79、《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2011)
80、《玩美女人》(Volver,2006)
81、《黑天鵝》(Black Swan,2010)
82、《殺人一舉》(Killing Them Softly,2012)
83、《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2013)
84、《驚悚末日》(Take Shelter,2011)
85、《銀幕大角頭》(Sideways,2004)
86、《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2023)
87、《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2001)
88、《艾格妮撿風景》(The Gleaners and I,2000)
89、《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
90、《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2012)
91、《發現心節奏》(Fish Tank,2009)
92、《神鬼戰士》(Gladiator,2000)
93、《全面反擊》(The Bourne Ultimatum,2007)
94、《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2002)
95、《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2021)
96、《黑豹》(Black Panther,2018)
97、《地心引力》(Gravity,2013)
98、《灰熊人》(Grizzly Man,2005)
99、《殺人回憶》(Memories of Murder,2003)
100、《男孩我最壞》(Superba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