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人跟人見面時,是否能留下深刻印象,跟見面時間長短毫無關係。在講究快速的現代,需要對方挪出很長時間聽簡報本身就不合時代潮流。(本文摘自《全圖解!厲害的人如何學?》一書,作者為山崎拓巳,以下為摘文。)
我跟一個人見面時,會遵守「一次一個小時」的原則。除非是跟想講很多話的人見面,自然另當別論。如果需要跟同一個對象見面三小時,就分成三次見面,一次見面時間維持一小時。
這麼做的話,談話內容會比較新鮮,也較能跟對方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就是要營造「啊,時間到了嗎?好想再跟你多聊一些……」的氛圍,就能製造下一次的見面機會。
相反地,如果見面聊了三小時,就算彼此都說了「下次再碰面囉」,心裡也會想:「跟這個人也未免聊太久了吧!」就不會迫切地安排下次見面的機會。人跟人見面時,是否能留下深刻印象,跟見面時間長短毫無關係。
在講究快速的現代,需要對方挪出很長時間聽簡報本身就不合時代潮流。
比方說,「請給我10分鐘」、「可以用Zoom(線上會議用軟體)跟您談一下嗎?」、「我想傳音檔給您討論工作,有時間時請您聽一下」,如此一來不論想跟對方商量事情或是保持溝通,都可以簡潔明瞭。
珍惜時間,留下深刻印象
懂得珍惜自己時間的人,也會珍惜對方的時間。我常說:「只要給我5秒就好,請跟我見個面。」其實有些人真的只要見5秒就夠。比方說送伴手禮時,我會笑著說:「交換禮物。」,然後就說再見!(笑)像這樣的見面方式比起長時間碰面,更能在彼此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只能短時間見面,並不代表是殆忽人際關係,隨便敷衍而已。反而有時候沒見到面,也有可能彼此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主辦的某場派對上,有位朋友在派對開始前就來,把紅酒放下後人就走了。他因為有其他行程所以無法出席,卻在派對開始前特地繞來會場,送了一瓶紅酒。這可是一個超級大驚喜,而且讓人印象深刻,我迄今仍記得當時內心的悸動。
我也想聊聊聯誼會。最近我嘗試在講座結束後不辦聯誼會,而是舉辦小型講座,只要核心人物參與即可。我的目的是想實驗看看,再一次提供學習機會給大家時,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透過講座的型式學習過後,這時腦子裡裝滿了知識及資訊,等於是種飽腹狀態。事後再用工作室型態的迷你講座,讓大家把所學表達出來,學習效果會更棒。
假設講座時間是兩個小時或兩個半小時,迷你講座的時間一小時就夠。聯誼會當然也有不錯的效果,在聯誼會上可能會認識新朋友,也可以是講座後的下課休息時間。
迷你講座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發揮深入了解的功效。大家一起發表感想,分享所學是主要目的,但是每位參加者也可以回想剛剛學到的東西,等於有復習的效果。
為了不浪費時間,跟人見面時也不要有怠惰之心,不要虛度時光。請珍惜時間,創造出更優質的學習,營造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