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人的一生會遇見許多人,也會受許多人影響。這些人會有親人、朋友、愛人,也有非現實生活中的精神偶像。有些人是你無法選擇的,如父母;有些人是可以選擇的,如朋友和愛人。我們都知道,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與誰同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有可能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本文摘自《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7個人》,作者為李維文,以下為摘文。)
擁有高超的社交眼光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不幸:在上學時學了一個不喜歡的專業,在上班後遇到一個糟糕的上司,結婚後又遇到了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伴侶。
真糟糕啊,放眼看去,處處都是「不喜歡」,事事都是「勉為其難」,這樣的人生肯定不好過。
還有人說,人生最悲劇的就是,你和另一個人同時進入一所陌生的學校,在同一個起跑點上,但十年後再次相見時,你發現自己遠遠的被落在另一人的後面。在事業上無法望其項背,在閱歷和見解上也差了一大截。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無論學生、公務員還是商界鉅子,不管你是什麼身分,我們都有類似的想法、慨嘆與困惑,也常有一些類似的疑問:
在過去的歲月裡,我遇到了什麼樣的人,才有了今天的際遇?在我的社交朋友圈中,到底發生什麼事,讓我錯失了哪些寶貴的機會?
我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社交心態,才能為未來的改變奠定基礎?
我的朋友霍華德.紐曼是位很受歡迎的美國心理學家,也是位任職於常春藤聯盟(The Ivy League)並且受雇於多家知名公關公司的自我成長專家。「自我成長」是他多年前就開始研究的課題,但其重要性最近才被世人發現,並迅速成為一門深受精英階層歡迎的課程。
人們對此趨之若鶩。所以,紐曼經常受邀去給美國各地財團家族後代講課,教授他們社交技巧,幫助那些年輕的豪門子弟建立健康的心理,讓他們擁有高超的社交眼光並從自己成長的環境中獲得積極力量。
在談到上述問題時,紐曼說:「總有一些人會帶給我們某種力量,並決定我們的人生。不同的是,有的人天資聰慧,做得很好,擁有發現的眼光,做出敏銳的選擇。有的人則經常錯過自己的花開時節,沒有招來蜜蜂反而引來了採花賊。就像一個不進入狀況的散戶,在股票價格走高時隱藏不見,跌到谷底時才面露徬徨之色的現身交易所,成為被收割的對象。這是一種判斷失誤的表現,他們總是從錯誤的人身上得到消極的訊息,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灰暗。正如同社交領域提供給我們的規則,你錯過了一個機遇一定會受到懲罰,使得你要付出更多才能挽回損失。」
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需要不同的「提點者」,從對方的身上得到啟示,改變命運。這就是我們的社交際遇,也是自我成長學課程最為強調的一點:
在別人的幫助下栽下成長的種子,不斷修正人生的航向。
因為大多數人的天資都處在同一個水平,在我們年輕時,沒有誰比別人聰明(或笨)許多。在智力的舞台上,上帝給我們的底牌基本上是相同的;或許家庭背景無法選擇,大多數人只能自己孤軍奮戰,在走進競技場時孤身一人。
投資自己的未來:人脈
如何打好手中的牌?如果有人適時幫你一把,推你一下,託你一下,就能讓你更快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漫長的博弈中你將走得更遠。
如果找不到這個人,你可能要獨自用力跑很遠,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勉強跟上隊伍。雖然這樣的悲壯和艱辛很容易在你的「個人奮鬥史」中吸引別人的眼球,引起聽眾的讚賞,但這樣未免太過冒險了。因為你只有不到1%的機率可以跳過所有的障礙,成功地跑到最後。你一個人奮力前行,但只要摔倒一次就可能萬劫不復。
大部分成功的人士,他們的思維與一般人完全不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成功者都能遇到可以幫助他們的人,透過別人的力量,激發自己潛力,協助自己跳過那些或高或低的障礙物。最重要的是,成功者願意著眼於未來,為這樣的際遇進行「投資」,並能充滿熱情地努力抓住這些際遇,以超前部署的社交理念構建自己的資源平台,來獲取實質的幫助。
這種幫助並不局限於功利性的扶持,像是經驗、人脈和資金;如果你僅理解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輸血,就悖離了我們的社交宗旨。這種幫助多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助力和啟迪,指引方向,讓成功人士改變思維,堅定決心,少走冤枉路。結果就是,讓他們的內心更強大,思維變得更清晰,目標更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