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脈再豐富,也只是錦上添花!社交要有效,你要先「值得」

人脈多多益善?重點在自己。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9-19

瀏覽數 77,450+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編按:當你缺乏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時,你的社交就是無效的。若你的人生漫無目的,就無法在繁複的社交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資訊。(本文摘自《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一書,作者為周檀,以下為摘文。)

人脈多多益善?重點在自己

在如今這個時代,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跟社交媒體上的數字較勁,彷彿誰的好友多、誰的按讚數多、誰的點閱數多,誰就最有資格得到遠大前程。「社交達人」的稱號,一下子成了朋友間最值得炫耀的頭銜。人們都在努力向這樣的人靠攏,當身邊的朋友或愛人遭遇困難時,只要給自己的人脈打個電話,便可輕鬆解決問題,四兩撥千斤。

一向特立獨行的「番薯」對此非常反感,他跟我說:「阿檀,其實那些人開拓的人脈,絕大部分都沒什麼用。我才不會像他們那樣廣撒網呢,我只要跟『有用的少部分人』保持友好關係就夠了。」

番薯最拿得出手的人脈有三個人。

第一個是大牛A。大牛A是全校有名的學霸,不僅包攬了大學四年的全校第一,還在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了好幾篇優質論文,最後拿到了學校保研北外(編註:「保研」是指推薦免試攻讀研究所,「北外」是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名額。大牛A頗為自傲地跟番薯說:「只有具備了淵博的知識,你才有資本跟公司要求更高的福利待遇。要想出人頭地,考研究所才是第一選擇。」

番薯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報考研究所。可是他的第二個人脈學長B又發話了。學長B是歷屆畢業生當中最出名的「面霸」(編註:因為找工作而經常參加面試的人),曾經以出眾的表現當場拿到了一家公司年薪50萬人民幣的錄取通知。學長B字字懇切地跟番薯說:「死讀書沒有用,你要多去實習和兼職,在親身工作當中積累經驗。」

番薯覺得受益匪淺,於是他又去兼職當了英語家教,準備考研究所和兼職同步進行。

這時,學長C又跳出來跟番薯說:「眼光要放長遠一點,你得多去世界五百強公司投簡歷,只有他們認可了你,你才是真有本事。一旦找到了好工作,你就不用費勁地實習和考研究所了!」

番薯連連點頭。於是在大學四年裡,他一邊忙著實習兼職,一邊忙著學習備考,一邊又徘徊在各大招聘會當中,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可是他的精力太過分散,結果自然事倍功半。最終,番薯沒考上研究所,也沒找到心儀的工作,只能聽從父母安排,回到位於四線城市的老家,當了一個普通職員。

在波瀾不驚的平淡生活中,番薯偶爾也會回想起自己的大學時代。他不明白:他明明按照那些優質人脈的建議去做了,為什麼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呢?

其實番薯不知道,錯不在人脈,而在他自己。

當你缺乏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時,你的社交就是無效的。若你的人生漫無目的,就無法在繁複的社交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資訊。相反的,這時的你,從社交當中獲得的資訊愈多,你心裡的困惑和焦慮反而會愈多。你愈是想要少走彎路,就愈容易陷入東奔西顧、事倍功半的狀態當中,漸漸迷失自己。(延伸閱讀│時間別花在沒必要的人身上!創業後她才懂:思維差距就是財富差距)

無論到了何時,能夠為你雪中送炭、指明前路的人,少之又少。人脈再豐富,社交再高效,多數的作用,還是只能為你成功的時刻錦上添花。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共同進步」的人際關係才長久

大二時,一位頗有名氣的作家曾經來大連演講。那時我已經決定開始寫作,於是在講座結束之後,我專程跑到後臺跟作家聊了很久。作家耐心地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還主動留了自己的聯繫方式給我。我當時受寵若驚,彷彿自己已經把一隻腳跨進了文藝圈。可是等我鼓起勇氣,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發給作家點評時,作家卻再也沒有回覆過我。

當時我真的很有挫敗感,感慨世態炎涼的話也說了不少。後來,隨著我認識了更多的人,我逐漸理解了那位作家的選擇。畢竟,「身份和地位平等」的友誼才會穩固,能夠「共同進步」的人際關係才能長久。想要真正結交有價值的人脈,你就必須努力奮鬥,讓自己先成為朋友圈裡的王牌。

當你本身不夠強大時,你的社交也是無用的。你以為自己和對方相談甚歡,彼此交換了聯絡方式,拍拍肩膀說一句:「有事互相照應」,對方就會跟你成為守望相助的知交好友?等你真的遇到了麻煩,你卻永遠找不到這個人。這並非因為人心勢利,只不過是因為「社交」本來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時間成本的等價交換」。當雙方地位不對等時,時間成本更高的人,自然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簡單一句話,想要實現有效的社交,你就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朋友的功能不是工廠裡的生產線,不可能馬上就給我們帶來可觀的利益。我們也不是預言家,不可能預知參加了哪一個活動,就會遇到哪一位不可多得的貴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轉變。(延伸閱讀│一頓飯的成功法則:飯局沒人喜歡,但為何愈是敵人愈要一起吃飯?)

優質高效的朋友圈,不是主動求來的。要想讓社交變得更有效,我們能做的是把握好前進的航向,然後努力提升自己。

當你有了堅定的方向時,你就會更妥善地經營自己的社交圈子,也能更敏銳地在人際交往中,獲取對自己有意義的資訊,及時取長補短;而當你有了足夠的能力和上升速度時,你就會進一步吸引那些與你志同道合、步調一致的人,在團隊合作中收穫更多。

所以,別再說社交無用了!也許目前無用的並不是社交,而是你自己。

★來杯熱可可,甜笑一下

結識「朋友」是為了交心?

佈線「人脈」是為了生財?

然而,白吃的午餐通常只有一餐,

你能給的回饋是什麼?

因為一路上都沒有標準答案。《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周檀著,方舟文化出版

《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周檀著,方舟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