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對於工作,我們一直都有著加薪的概念,而對於人生,培養熱情其實就是為人生加薪的一種方式,只是你獲得的不是金錢,而是人生體驗的富足。(本文摘自《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一書,作者為佐依Zoey ,以下為摘文。)
許多人會將消遣誤以為是自己的熱情,但這之間的細微差異,就是在於
假設這件事情出現了挑戰,你還願不願意繼續嘗試、繼續投入?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說:「興趣如果變成了職業,就不再是興趣了。」我個人否定這樣的說法,如果你真的想用熱愛的事情賺錢,也希望工作變得有意義,那我們都得鍛煉自己的恆毅力,熬過深化熱情所帶來的挑戰。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其實滿愛看電影的,我也會跟其他人說看電影是我的興趣之一,但假設今天我想要在家看一些影集,結果網路跑太慢,我就會對看電影這件事感到不耐煩,並且會直接把電腦關機,懶得去重新開機、重新連線或做其它嘗試。我也從來沒有想要撰寫影評或深入分析電影的慾望,不是因為我不享受做這件事,相反的,我非常享受看電影,但如果這件事不再是一種消遣,反而必須付出腦力來分析、必須付出耐心來連接網路,那它便出現了挑戰,它不再讓我感到放鬆舒壓,甚至要啟動大腦的第二系統來解決問題,那這件事便跟我原先的定位不一樣,也與我一開始選擇去看電影的動機有出入。
像是這種事情,我真心建議把它們當作你的業餘消遣就可以了。身而為人,我們可以也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娛樂消遣,這些消遣存在的目的就是單純讓你感到療癒,不是每一件興趣都非得施加壓力變成你那可以賺錢的熱情。如果你愛美食,那就好好吃吧!不需要逼自己變成美食評論家;如果你愛打電動,那就盡情地打吧!不需要要求自己變成電競選手。
如何分辨消遣或專業?
那如果消遣一大堆,又要怎麼分辨什麼是消遣,什麼事有機會開發成自己的熱情甚至是專業?答案就藏在「自主學習」中。我大約在小學三年級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時候,就開始對科技產品和網頁 設計莫名的感興趣。那時候,我會自己上網研究有關 FTP、奇摩 家族、MSN 社群之類的平台,大概小學五年級,我也開始看得懂 這種傳統語法。國中時,我更在課餘的時間繼續研究網站架設,並且自學一些製圖工具。我相信,要不是你真的對一件事感興趣,你是不會走到「自學」這個階段的,畢竟,學習就是一種最基本的挑戰,它也很可能正是你的熱情所在。
吃美食是一回事,大家都喜歡吃美食,但如果你發現自己不僅愛吃,你還會花自己的時間去調查和搜集其他餐廳、你開始去看其他美食評論家怎麼撰寫文章、怎麼形容食物的口感、味道,你買食評的書來看、甚至開始研究起主廚的背景故事和佳餚的歷史,那很明顯的,你開始進到了「投入」的階段,這個階段不一定會讓你立刻感受到高難度的挑戰,但你的好奇心已被挑起,你已開始一步一步的驗證著自己究竟是否對這件事有更深層的熱情。
因此,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有熱情嗎?先問問看你願意自學什麼項目吧!也要記得,這個自學要是自願且自動自發的學習,不是因為要考到什麼證照、父母要求或感覺對未來有幫助這樣的動機,而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好奇,好奇到開始自主學習的項目。
關於熱情,有件有趣的事情一定要提一下: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全新的興趣雖然困難,但一旦喜歡上就會越來越喜歡。
我小時候學過鋼琴和吉他兩種樂器,鋼琴學了七年,吉他只學了三個月。為什麼吉他只玩了三個月就停下了?有個滿好笑的原因是我覺得手指頭按著琴弦實在是太痛了!當時的吉他老師一直跟我說:「你只要再熬一下等到手指頭長繭,以後彈吉他就不會這麼痛了!」那時我心想:「手指頭長繭?我才不要咧!」於是不到三個月,我就離開了吉他課程。然而,有一件關於鋼琴的小事卻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在年紀滿小的時候就開始學鋼琴,從很簡單的古典樂開始學起,旋律簡單、節奏單調,但就是慢慢地把琴譜上的曲子練好。過了一年,老師開始讓我挑戰難度更高的曲子,我卻發現自己因為手掌太小,無法同時用一隻手按下八度音,那種氣餒的感覺現在回憶起來依然記憶猶新,因為手指頭不夠長也不知道怎麼使力,而讓那首曲子怎麼練都練不好。我記得自己會在補習班的鋼琴教室默默地練習八度音,每次快要成功卻又馬上沒力,真的越練越灰心,但我每天還是會在寫完功
課後到琴房練鋼琴,直到某天抓到了姿勢上的訣竅,終於突破了這個生理上的限制。
現在的我仔細思考兩者的差別,同樣都是生理上的挑戰,按住琴弦的感覺很痛,硬是把手掌張開的感覺也很痛,但為什麼一件事這麼快就舉白旗投降?另一件事卻會讓我花課餘時間額外自我訓練?我想差別就在於「放棄代價」的多寡。
那時的我學鋼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練習的曲子越來越難,而我自己也有慾望與野心去挑戰更高難度的歌曲,因此這個關卡雖然難過,但遠遠不及放棄的代價,如果我在這個時間點放棄學鋼琴,那我這一年來的努力將不再有任何突破;相反地,因為我連一首吉他曲子都無法好好演奏,因此現在放棄的損失也不高,鬆手自然就容易多了。
對於鋼琴,我心底有個聲音知道自己一定辦得到,因為我有證據,我有一年的學習的經驗,也練了好幾首以前根本彈不出來的曲子,但對於吉他我並沒有實質上的證據或經驗去說服自己其實辦得到,因此, 想要培養任何熱情,我們一定要先從 Baby-step,像嬰兒學走路一樣一步一步慢慢來,這個步驟除了是興趣的堆疊也是自信的累積,所以,建立熱情絕對不能急於證明自己,而是實實在在且一點一滴地充實自己,你的熱情就能逐漸被建立。
培養熱情,為人生加薪
在工作上,我們能夠靠提升個人專業程度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如果要特別針對「提高收入」來做討論,從技術層面來說,我們可以取得一張價值連城的文憑,我們可以習得投資技巧來操作股票或房地產,我們也可以利用自身現有的技能去接案,用斜槓打造副業,或是來做個人品牌,創造主動與被動收入;而以熱情來說,我們能夠熱愛蒐集某樣東西、熱愛從事某項活動來增添生活的樂趣,我們能夠靠著這股熱情幫助其他人,產生新的生命意義,我們也能夠用這股熱情投資在個人成長上,打造你的第二、第三專長,獲得實質的收益。
我其實正是將自己的熱情投資在個人成長上,打造出個人品牌,建立獲利模式與屬於自己的事業。然而,個人品牌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將這組字拆開來看,個人就是你自己,品牌代表一種商業識別。若我們將兩個字組在一起,其實就是用「經營品牌的方式」來經營「你自己」的意思。
這麼說可能還是很抽象,但是你只要看看當代的網路紅人或政治名嘴,你就能發現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備受矚目。他們使用的日常用品、 所 PO 出的社群貼文、所關注的時事議題,都真真切切的代表了你「這個人」,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而有意思的是,在現代,你是個怎樣的人,有機會影響到你能找到怎樣的工作、人脈與機會,它也會大大的影響的你的人生途徑、職場生涯;因此,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展開不一樣的生活,在古代,你可能只能重新投胎,但在現代,你只要開始學習如何經營與塑造你的數位與實體形象,就能一點一滴的為自己打造鹹魚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