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致力於交通運具電動化與智慧化之際,台灣的交通轉型之路在哪裡?藉著「機車王國」的產業優勢,全力邁向升級轉型,搶灘國際智慧移動市場,成為下一個出口主力。
根據聯合國估算,到了2050年全球將會有2/3人口會集中在城市,在不遠的將來,更會出現43個千萬人口大都市,可預見的是,交通壅塞與移動問題會是一大挑戰。而如今在5G推波助瀾下,智慧移動、車聯網、自駕與共享等新技術加速交通數位轉型的腳步,也為移動產業迎來不一樣的新局。
智慧、環保與共享 未來移動三大趨勢
過去各國與城市面對交通壅塞等移動運輸問題時,多半朝軌道建設與大眾運輸等面向作為解決途徑,時至今日在國際局勢發展下,智慧化、環保與共享運具,已成為左右未來移動的決定因素。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王健全表示,今年是關鍵性的一年,特斯拉(Tesla)股價創新高,躍升為全球第一的車廠,正式宣告汽車軟體化時代來臨。汽車產業商業模式改變的同時,其創新的電池技術與智能駕駛系統,也揭示新能源與智慧移動已進入加速發展期,不僅是電動汽車,連帶推動電動機車、自行車等產業的蓬勃,智慧化已是勢不可擋的浪潮。
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全世界已朝去全球化、去實體化與去污減碳等脈絡前進,環保更受到重視,也是各國政策與產業驅動的主力。尤其,車輛移動占整體空污排放三分之一,減少交通空汙與碳排放量已是世界各國致力目標。像是加州政府宣布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2030年後歐洲主要國家也將停售燃油車,就是要力抗空汙與環境變遷。王健全強調,相較於各國,台灣民眾也應要有足夠的環保共識與覺醒,才能促使政府有更積極的作為。
在共享交通運具上,台灣發展快速,並吸引許多國外企業來台取經,尤其是具高機動性的共享電動機車。Gogoro產品長彭明義表示,共享電動機車可以補足交通運輸第一哩路(啟程),以及最後一哩路(回家)的缺口;加上台灣有高達1400萬輛機車,但平均每輛機車每日使用率只有2次,顯示效益很低。他以自家的共享電動機車Goshare為例,平均一天就可以周轉6個旅次,他認為共享智慧機車,不僅滿足民眾移動需求、提升產品使用率,也能解決交通運輸車滿為患的問題。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台灣掌握技術與製造優勢
在這股電動化、智慧化世界浪潮下,台灣移動產業的優勢又在哪裡?
「台灣產業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缺乏硬體與軟體的核心,只能淪為代工角色失去競爭力,但電動機車產業的關鍵技術則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彭明義表示,台灣擁有電動機車的關鍵技術與生產銷售重心等高度優勢,若能引進工業4.0,創造規模經濟並成為主力出口產品,最大的受益者將會是台灣產業與消費者。
王健全也強調,台灣在共享電動機車服務上已做到世界領先,下一步就是朝電動機車產業鏈的整合邁進。「身為機車王國,台灣有最強與成熟的機車產業鏈,若能與同樣強大的ICT產業聯手,朝低污染、綠能、電動化、智慧化等方向促進產業轉型,並整合研發、生產與供應鏈,勢必能成為電動機車的世界典範。」
打造電動機車國家隊 加速與世界接軌
一直以來汽車產業為技術導向,但特斯拉打破產業結構,帶動新商業模式與變革,王健全認為,台灣在發展電動機車上也可以借鏡特斯拉,跳脫以往的商業思維,從服務導向思考,導入車聯網、智慧與共享等的創新科技,以及時髦的行銷和設計思維,對台灣電動機車產業會是絕佳的機會。
台灣機車市場百家爭鳴,若政府能站在國際減碳趨勢與全球智慧化交通市場的高度思考,幫助業者轉型邁向智慧化,並且把握ICT與機車產業的既有優勢資源,扶植產業打造電動機車國家隊,透過跨產業、跨領域的產官學合作等發展規模經濟,為產業爭取相關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尋求最大利基,讓電動機車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帶來新一波經濟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