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的訓練如何接軌職場?畢業如何快速適應產業?《遠見》直擊各產業,邀請各領域畢業的學長姐分享經驗,讓你未來對接職場更容易,更快上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輔仁大學大傳所?
鄭迺答(以下簡稱答):我從小喜歡繪畫跟書法。填大學志願時,單純想讓興趣與學業接軌,順利考進美術系。
在大學,從探索藝術史中,培養出閱讀和寫作習慣,漸漸發現大眾傳播的重要性,尤其在假新聞充斥的當下,更需要懂得溝通的人才,把真實的訊息,透過專業的訓練傳遞出去。
看到媒體產業百花齊放,期許自己在美學之外,能開發出另一項專長,因此選擇就讀傳播所。
從「小問題」領略出「大學問」
問:貴所帶來的專業訓練為何?
答:由於自己不是傳播科班出身,需要先補足傳播基礎知識,輔大大傳所非常重視理論基本功,一開始還真吃足苦頭。
研一時,閱讀量大,也要繳交許多報告。但你會發現,付出的心血,慢慢收到了效果,一步步累積出實戰力。
進入職場後,我負責專案統籌,扮演內容、營運和程式開發之間的橋梁,必須將每件細微卻重要的事,做系統性整合。研究所的訓練,讓我每次面臨挑戰時,總能從容以對,贏得長官與同事的肯定。
問: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門課?
答:研究所教育是將「小問題」無限放大延伸,進而探究什麼是「大學問」。
第一堂課「傳播研究方法」帶來的震撼,仍令我記憶猶新。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在三小時內,不能使用手機、網路,有任何疑問,也無法透過Google搜尋答案。就是不斷地用眼睛看、用腦袋想、用心去感受研究主題;而每週繳交三、五篇的報告更是家常便飯。這與大學通識教育很不同,這門課修起來不輕鬆,卻在無形中培養出邏輯性與組織方法,成為一生受用的能力。
主動學習,奠定人生基石
問:給學弟妹的建議?
答:傳播所的教育,每一步都是讓你奠定未來成功的「基石」。要進入傳播學的世界,必須不怕辛苦,按部就班學習。這就像到少林寺練武,先做好掃地、提水、砍柴等基本功,慢慢從師父傳授的功夫中,領悟到武術的精髓,在必要的時候能施展絕活。當專業能力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就能在快節奏的媒體產業中,站穩腳步,走得更長遠。(輔仁大學大傳所,2017年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