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相關文章
柯克之死再度分裂美國!吉米夜現場今晚復播,將回應川普打壓?
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柯克之死,仍然在美國社會激盪風波!從9月10日槍擊案發生以來,對柯克本人言論的評價、對政治暴力的撻伐、或者是對命案的究責,都是新聞的熱點,而這些討論都揭示出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17日,著名脫口秀《吉米夜現場》因為主持人金摩對柯克之死的評論,一度讓節目停播,也讓美國社會愈來愈分裂。以
928檔期冷颼颼!等不到央行鬆綁「推案量大減近3成」,業者只能指望明年329檔期?
被視為房市下半年最重要的「928檔期」今年卻冷颼颼,推案量創史上最大跌幅,全台僅7106億元、年減近3成。建商不敢亂衝,買氣更是急凍,7月預售案量甚至跌到近55個月新低。就在房地產業者齊喊「央行緊箍咒不解,市場沒救」,央行卻依舊按兵不動,信用管制絲毫未鬆。但耐人尋味的是,央行新聞稿裡藏了一個伏筆,似
AI摘要吸走流量!Google挨告有沒有道理?
編按:「AI摘要」引燃訴訟風暴!擁有《滾石》《綜藝》《告示牌》等媒體的出版商,控告Google在未經同意下,使用其新聞內容,也不付費。這場訴訟,掀起AI時代內容掠奪與平台壟斷的激烈對抗。當資訊的門戶,從書報雜誌轉移到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內容的價值也悄然轉變。傳統媒體依賴點閱和廣告營收,數位平台則仰賴
數發部納管Threads!詐騙案數已減少民眾仍無感?政院提打詐升級解方
打開電視,詐騙新聞層出不窮,杜絕詐騙是台灣眾多民眾希望看到的改變。儘管根據警政署的數據,台灣每月詐騙案數已較去年8月減少22.5%、被詐金額降幅更大,達37.7%,但整體詐案數與財損仍處於高原,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在立院針對打詐備詢時也坦言,自己跟國人一樣「不滿意現在成果」。除分析這段期間案件數減少的
追求新聞真相,代價太高?
以巴開戰以來,已經有240位記者殉職,兩星期內十位記者遇襲,他們追求真相太高,犧牲了生命。無國界記者組織祕書長柏儒廷沉痛預告:「按照以色列軍隊在加薩殺害記者的速度,很快就沒人能為你報導新聞了。」反觀台灣,新聞自由名列前茅,但是記者有追求真相嗎?新聞已經成為桌邊的權力和金錢的交易。這一個月,台灣和世界
讓AI更懂繁中,博士生分享資料集險被告?中央社版權案吵什麼?
利用網路資料訓練AI模型的著作權爭議,不僅在美國遍地開花,如今也在台灣新聞業掀起漣漪。一名台大博士生在臉書社團中,分享一份源自於開源平台、經他額外整理繁體中文資料集,卻因為資料集中包含未經授權的資料,遭《中央社》提告侵犯著作權。儘管雙方很快迎來和解,但科技創新與內容版權間的衝突,是否真能就此平息?開
以為瘀青竟是皮膚癌!黑斑變化恐是「黑色素瘤」,醫師籲:重視皮膚變化
76歲林姓老翁發現右腳大拇指疑似瘀青,5個月過去,沒消還擴大,竟罹患肢端黑色素瘤。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每年新增約2000例,已列入10大癌症之一,且發生率逐漸上升。醫師提醒,黑色素瘤雖為皮膚癌中相對少見的一型,卻可能快速轉移,若未及早治療,恐危及性命;若皮膚出現可疑黑色斑塊,且潰爛不癒
AI無償使用新聞內容,害網站流量雪崩!美國主流媒體聯手提告
人工智慧(AI)快速解答各種疑問,不過愈來愈多答案直接取自媒體新聞報導與出版社的專業內容,AI業者卻沒有付費。華爾街日報報導,AI連帶來流量的功能都不再,多家主流媒體已提告,可能對AI發展帶來衝擊。谷歌(Google)搜尋器或蘋果(Apple)手機的Siri語音服務,過去把使用者導回相關報導或資料,
反平台剝削!促媒體議價立法,業界、學者高喊:政府不作為就是與新聞業為敵
台灣新聞業在數位平台壟斷流量與廣告之下,已走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產業代表和學者呼籲政府別再牛步、別再觀望,應儘速推動新聞議價法並成立新聞基金,別讓媒體只能向財團靠攏、領政府標案維生,如此方能終結媒體亂象。由台灣新聞與傳播學界與業界發起、以「拒絕平台剝削、搶救新聞產業」的連署活動,今日(6/22)舉
42歲事業高峰裸辭顧孩子、12年後重返職場!作家丘美珍這樣面對人生十字路口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在事業高峰時,辭職回家帶三個小孩。」「當了12年家庭主婦後,重新開始找工作。」這兩件事,哪一件比較勇敢?哪一件又比較難?這是丘美珍的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